留學生到了國外一段時間之后,留學生的父母們會有出國探親的想法,這個時候,是否也應該想想怎么為不懂外語的父母出行提供方便呢?有些什么細節需要注意呢?
上周末,我坐在英國一個小機場的角落里看書候機。忽然,余光瞟見一大漢幾個箭步沖到我前面來,嚇得我一激靈。抬頭一看,一位東北大叔急促地用中文問我:“你會講中文嗎?你會講中文嗎?”我說會啊。大叔稍松了口氣,把他和他太太的登機牌遞給我說:“你趕緊幫我們看看在哪里登機。”我指著上面的時間說,“您不用著急,登機口一會兒才出來呢”。大叔說,“原來那不是起飛時間,可怎么知道在哪里登機啊?登機門在哪里?是不是現在就可以過去?”這一連串的問題拋過來,我忍不住笑了,“真不用著急,這機場很小的,看到屏幕上的航班號了嗎?當它變成綠色的時候就表示開始登機了,后面的阿拉伯數字就是登機口。”這時候他太太走過來不好意思地解釋說,“看不懂就是著急啊,要是在中國,再大的機場咱也不怕。”
這位阿姨說,他們是來探望在英國碩士剛畢業的兒子。提起兒子,阿姨很得意,說因為兒子留學老兩口才在英國開了眼界。可我卻不由得想,這個寶貝兒子怎么在機場告別前連登機和起飛時間都沒有想著給父母翻譯一下?
大概是因為時近年末,我最近常在機場碰見焦慮窘迫的中國父母。比如上上周,一位廣東來的母親不會填入境卡,被海關人員指到一旁等著不讓出關。老人家拎著兩個大包,踉踉蹌蹌地擠到過道邊上,手里攥著那張空白的卡片,念叨著:“哎呦這可怎么辦啊?”我在隊尾向她招招手:“來,我幫您填。”這位女士是來看望女兒的,但她說女兒從來沒提過入境卡的事,好多文件,比如返程機票,沒隨身帶,也說不清楚,只好在眾目睽睽之下翻箱開包一氣折騰,好歹是出了關。如此狼狽,老人家卻對我一個勁地感謝,因為她終于可以和女兒團圓了。
這種助人為樂的事情做多了,我忍不住要在這里向廣大留學生們發發牢騷了:既然邀請父母來探望自己,大多數情況還讓父母從國內帶來大包小裹的“供給”,那是否也應該想想怎么為不懂外語的父母出行提供方便呢?世界大部分機場都是標準化服務與設置。完全可以提前告訴他們在機場的大致程序,怎么看登機牌,對“行李提取”、“轉機”、“海關”等重點詞匯做一個簡單的中英對照表,將海關常見的問題,比如探望對象、住宿、返程機票等信息整理在一張紙上,這樣即便不會用外語作答,至少可以把這些信息“堆”給海關。
這里尚不提中國照顧父母的傳統,就拿西方的禮儀來說,邀請人也應對被邀請人在旅途中的安逸承擔一部分責任。我每次出差開會,接待方一定會事先提醒我落地后出現的各種問題應該怎么解決,比如入境需要出示什么,巴士和出租車怎么搭乘,火車票在有什么樣標志的柜臺賣,酒店預定信息等。提前預想到來訪人可能遇到的情況,并盡可能減少其不快與不便,這是最基本的地主之誼。
當然,讀到這里可能有人會說,出差辦事與父母探親可不是一回事。確實有點不同,因為一般邀請方照顧不周,我可以抱怨、投訴、拉下臉。不過中國父母好像天然覺得自己沒有這種權利。與其把父母寄托在陌生同胞的好心上,不如自己事先翻譯幾個單詞,給幾句簡單
相關留學咨詢,請趕快撥打400-666-1553(中國大陸), 0044(0)203 206 1211(英國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