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英國歷史和地理的朋友都知道英國與島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島嶼讓英國浸染了深厚而神秘的海洋文化,造就了英國人的傳統生活習俗,甚至影響著英國人的思維習慣。從地理大發現到工業革命,從宗教信仰到巨型日不落強大帝國,海洋文化賦予了英國人敢于冒險和開拓創新的精神,激勵著英國民族的進步和演化。與此同時,很多中國人會很奇怪,英國明明是由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英格蘭四個部分組成的,那為什么漢語中又習慣將英國稱為“英倫三島”呢?這個詞又從何而來的?
英倫三島
“英倫三島”約起源于清朝時期
據專家推測,“英倫三島”這個詞可以追溯至清朝年間,當時受英國殖民者入侵、鴉片戰爭的影響,中國當局開始了解這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伴隨著“開眼看世界”的吶喊聲,許多有志之士紛紛著書立言,介紹英國的風土人情。據傳曾有學者專門著文介紹英國地理,在某篇文章中提到了英國的三個小島嶼(English Three Isles),于是被直譯成漢語為“英倫三島”。漢語就是如此神奇和博大精深,詞語的內涵被無限擴大,英倫三島成為整個不列顛群島的代稱。
其實代稱在漢語里非常常見,漢語的詞語內涵和外延很多時候是非常不精確的,有其模糊性和演化性,很多詞語的涵義僅僅是約定俗成,并沒有特別的理由。如果要看詞語字面意思來揣測其涵義也是非常不現實也不準確,如“黃發垂髫”指代老人和小孩,如果看字面意思就只能理解為頭發的顏色和發型。同理,“英倫三島”也不能簡單理解為英國的三個島嶼。
其實在英國,“英倫三島”這個詞語在英語中是找不到具體根源的。英格蘭跟蘇格蘭、威爾士在一個島上而不是三個島嶼。北愛爾蘭那部分領土是在別的島上,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怎么看也就分布在兩個島上。如果實在要說英國是三個島組成,是非常牽強的。
關于“英倫三島”的幾種解釋
其實普遍來講,“英倫三島”是中國國人對“英國”或者“大不列顛”的特稱,這一詞語只存在于漢語里,并且這一稱呼并不是正式的,也不具有嚴謹的學術性,而是一種帶有文學和藝術色彩的稱謂。那這個稱謂是如何得來的呢?英國歷史專家們爭議很大,總結起來一般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英倫三島指大不列顛島的三個部分。大不列顛由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三部分組成,在中國古代,“道”是一個大型行政區的單位,最初對大不列顛的三部分稱謂是“英倫三道”,只是后來被誤傳和訛音成了“英倫三島”,目前大部分人都比較贊同這種說法。
另外一種說法是“英倫三島”指不列顛群島的全部領土,分別指不列顛島、愛爾蘭島、馬恩島等各小島合為一島,愛爾蘭最后獨立是在這個詞出現之后。
還有一種說法是“英倫三島”指英格蘭、蘇格蘭及北愛爾蘭,三者英文名都是以Land結尾,很多人認為威爾士是英格蘭一部分,所以并不將其算入其中,而是將大不列顛島看作是相連的兩個島嶼。
最后一種說法頗具歷史色彩,認為“英倫三島”是指三位英國國王各自的領地:根西島(Guernsey)、澤西島(Jersey)、馬恩島(Man),后來被泛指為英國,不過現在的馬恩島已經是英聯邦半自治區了。
中英間文化傳播隔閡導致“英倫三島”被曲解
其實做深入思考就知道,清末民初時期,正是中國民智漸開、思想涌動之時,各種外來思潮與中國舊文化、舊觀念不斷碰撞,人們非??释私獗茸约簭姶蟮膰?,知識的傳遞速度比之前更快,中國開始打開國門,跨文化、跨區域的傳播不斷沖擊著中國人的視野和觀念,但是限于地理和科技水平的原因,夾雜了許多不準確的誤傳,這種情況在傳播學上又被稱為“傳播隔閡”。
通常來說,“傳播隔閡”是由于傳播制度、傳播渠道、信息系統的功能因素而導致的傳播偏差和誤解。這種隔閡可以在個體、群體、世代之間產生,他們之間的利益、價值、意識形態和文化背景均有差異,造成的曲解可能是無意的,也可能是有意的。“英倫三島”就屬于前者,舊中國和英國之間的隔閡非常多。
在今天一部分人仍然習慣將英國稱為“英倫三島”,其實也許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涵義,只是由于誤傳和這種“傳播隔閡”、信息不暢,導致了信息傳遞過程的歪曲變形,而歪曲的信息在很長一段時間或在一個既定的世代是很難被改變的,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隨著中英文化的交流通暢,這個“隔閡”會慢慢被消除,與之而來的是這個詞將會淡出漢語詞匯,被更規范的詞語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