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一個詞語叫做“磨洋工”,意思就是指做事情拖延時間,懶散拖沓。這個詞語用來形容英國人的工作狀態真的是再也合適不過了。
雖然按照最新的數據統計,英國人的就業率登上歷史最高點,但生產效率卻跌入歷史新低。為什么?有時候,兩個看似毫不相干的事情碰在了一起,會讓人恍然大悟,茅塞頓開。“英國脫歐”的昏天黑地中,看到的兩個枯燥的統計數字,就讓我找到了點兒感覺。
就業與生產效率
第一個統計數字是英國國家統計局提供的。2015年最后一個季度,英國人的生產效率跌幅明顯,達1.2%,導致英國生產效率跌到了爆發經濟危機的2008年的水平之下。
經濟學家會告訴你,保持生產力的增長對長期的繁榮富裕是至關重要的。廠家通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可以在不提價的情況下給工人漲工資,進而提高生活水平和GDP。
但是,一場曠世的經濟危機似乎并沒有促使英國人提勁加油。英國的生產效率自2008年以來一直處于停頓狀態。
如果英國的經濟增長勢頭沒有被2008年的危機打斷的話,換句話說,如果仍然保持2008年的勢頭,今天的生產效率比危機前降低了14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英國的就業創下了歷史最好水平,失業率降到了10年來的最低點。
2015年最后一個季度,在生產率下降的同時,英國的經濟增長微升0.6%。
英國經濟智庫 Resolution Foundation 首席經濟師 Mattthew Whittaker 分析說,生產效率的停滯,說明英國的經濟增長靠的是更多的人工作和工作時間更長,而不是通過效率的提高。
我的困惑是,創紀錄的人在工作、總的工作時間更長,卻沒有提高產出,他/她們上班時都干什么了?
上班與不干活
答案(至少我認為是部分的)在另一份報告中找到了。
英國劍橋大學與保險公司 Vitality Health 對32,500名雇員進行的一項大規模調查發現,每一名雇員一年平均浪費掉23.5天。
這三萬多名雇員涵蓋英國主要的代表性行業。每年人均浪費23個半工作日,意味著英國經濟因此一年損失570億英鎊。
浪費主要發生在班上,而不是員工缺勤。英國員工平均每年請病假5.5天。這也就是說,另外18天,人是在班上,卻沒干活,或者沒有干老板發薪讓他/她干的活。
銀行金融業的雇員缺勤最少,早出晚歸上班時間最長,似乎最勤奮。但調查顯示,他們是工作效率最低的之一,年平均浪費24.9個工作日。
但銀行家們還不是最不出活的。浪費工作日最多的,或許你想不到,是形象最“忙”的:醫療衛生行業的雇員,年平均浪費工作日26.6天。
時間都浪費在干什么上了?調查發現,主要是上網、聊天、發呆、走神、茫然的望著窗外或雖然不渴但沒完沒了地沏茶喝水。
水喝多了,自然要不停的上廁所。“閑人屎尿多”,中國一句老話,話糙理兒不糙,把劍橋大學調查的精髓都概括了。
調查還發現,與工作有關的壓力和缺少活動是影響日常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全國幾乎三分之一的雇員都受到至少一種與工作有關的壓力的影響。
這似乎解釋了高科技行業在“工作日浪費排行”上的位置。
蘋果、谷歌之類的 IT 高科技公司,班最不像個上班的樣子。辦公室里讓人“分神”的玩意兒最多,沙發、躺椅、臺球桌、乒乓球臺。
但是,調查顯示,高科技行業是工作效率最高、浪費工時最低的,平均年浪費工作日不到19天。
這里列出英國主要行業年均浪費工作日最多與最少的排行:
健康衛生行業 26.6天
金融行業 24.9天
交通運輸行業 24.8天
批發零售行業 22.9天
公務員系統 22.9天
保險業 22.2天
自然資源行業 21.1天
制造業 20.8天
媒體/電訊行業 20.6天
專業服務 20.4天
生物制藥業 18.7天
高科技行業 18.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