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北京正值春寒料峭之時,然而,4級大風也未能阻擋住學生與家長飽含熱情的腳步,此次第十七屆“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北京展會人頭攢動的現場氛圍似乎已然預示了繼2011年中國學子出國留學熱情高漲狀態下2012年留學市場的持續升溫。據留學中介行業協會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33.97萬人,與2010年相比增加了5.5萬人,其中自費留學人員為31.48萬人,占總體留學人員的92.7%。
教學步入國際化,校方出臺新政策
今非昔比,回顧1985年申請留學美國時的情景,美國大學理事會的王湘波博士感慨頗深:“如今,我們倡導的是全民留學,而在我申請留學那會兒,要求層層上批,整個過程下來,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在這個教育走向國際化的時代,世界各國的教育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更多的學生選擇出國或赴港澳臺深造。從1978年到2011年的這34年當中,中國用25年的時間突破了年度出國留學人員10萬大關,從10萬人躍升至20萬人用了7年的時間,而從20萬人躍升至30萬人僅僅用了2年的時間。面對著課堂面孔的日趨國際化,院校與地區也開始紛紛迎合,嘗試改善教學模式,且在政策方面適度調整,為的就是以更加優良、更加妥貼的學習、生活方式迎接世界各地留學生的到來。
為與內地及國際接軌,自2012年9月起,香港學制將由原來的“3+2+2+3”,即初中三年、高中兩年、預科兩年、大學三年學制轉制為“3+3+4”,即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學制。香港浸會大學教務長蘇國生博士就這一新學制做了近一步解析,他說:“在大學四年的課程中,學生在第一年不需要選定主修專業,他們可以先選定院系,從第二年再確定主修專業。這樣就避免了內地學生初到香港,由于不了解專業內容而‘走錯第一步’的現象。然而,也并非所有的專業都提供這種次年選擇的機會,就香港浸會大學而言,如工商管理學院中的會計專業就要求學生在第一年選定。”同時,香港的研究生培養機制也與內地有所不同,據浸會大學研究院副教務長黃盈盈博士介紹,香港的研究生培養分為授課式和研究式,分別培養應用型和學術型人才。一般來說授課式碩士學習僅需一年完成,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赴外學習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留學所面臨的挑戰并非單純地來自于學習方面,不同的地域文化差異也容易令一些“初來乍到”的留學新生產生生活上的不適應。為緩解留學生的心理壓力,大學還推出了“親善家庭計劃”。蘇國生解釋說:“這個計劃不同于Home Stay(寄宿家庭),學生并不是住在香港居民家中,而是當家庭有一些活動或聚餐時,邀請中國留學生一同參加,如此一來,內地的孩子就能夠更快地融入異地生活了。”
英國將更加看重學生的個人能力
而在今年4月英國PSW簽證取消之后,英國政府仍然保留了留學生畢業后在英國找工作的權利,Tier 2簽證政策的隨即出臺,仍然為那些畢業后希望在英國爭取到短、長期工作經驗的留學生提供著機會。與PSW簽證不同的是,Tier 2簽證對工作薪水有了一定的限制標準,要求薪水在4萬英鎊或以上的人可以被允許在英國工作一年時間以上;而薪水在2.4萬英鎊到4萬英鎊之間的人可以在英國工作不多于12個月的時間。來自羅翰普頓大學國際辦公室的安迪·德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前,一些學生在拿到PSW工作簽證之后,只是繼續選擇呆在英國,而并沒有將這一段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找到一份高質量的工作。在工作簽證狀況調整之后,英國將更加看重學生的個人能力。”
而美國一些學校的教授們則開始從中國文化的層面來解讀課堂上的中國留學生。Zinch中國總經理黃瑩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美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了解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他們知道這些孩子來到美國讀書之前,有的決定倉促且沒有做好充足的心理準備,這樣的孩子通常會受到來自于文化與語言上的沖擊。因此,他們開始為中國留學生設計一些專門的項目,幫助學生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過渡,完成從中國到美國的過渡,如開設面向中國留學生的“學生中心”。此外,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設立英語課程,而英語課程學習階段也逐漸成為了學生真正開始學術學習之前的緩沖期,避免了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由于聽力吃力而喪失信心的現象。中國的留學生在課堂上普遍不怎么開口講話,從前,美國教授也許會單純地認為這樣的學生成績不好或者沒有理解教學內容。然而,他們也開始慢慢地從中國文化的層面去理解中國學生在課堂上的這種狀態,并且開始嘗試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比如更加積極地鼓勵中國學生發言,給他們一些其他的課外作業去完成,或是提供給他們更多團隊合作的機會。
中國學生走向國際化,西方面臨新壓力
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走出國門,接受著西方課堂的教育,感受著西方的生活與地域文化。而更多莘莘學子的學成歸國,在間接提升了本國國際競爭力的同時,也似乎帶給西方國家一種無形的壓力。“我們開始試圖學習那些我們尚未了解的中國文化”,新西蘭大學負責國際事務的副校長愛德華·威姆斯誠懇地講道,“我們不得不承認中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此,我們應當更多地接觸中國,以和諧的方式進行交流,了解中國的哲學、歷史與文化。我本人教授MBA項目,我知道大多數的大學是用英語向中國留學生授課的,然而,我并不知道有多少大學是用中文來教授這些課程的。”威姆斯認為語言仍是阻礙西方國家了解中國的主要因素,只有做到互相了解、互相欣賞,才能夠在全球化中獲取競爭力。
不僅鼓勵走出去,還要鼓勵走進來
在此次“中國國際教育巡回展”正式拉開序幕的前一天,中國大飯店的宴會廳舉辦了一場“2012中國留學論壇”。此次論壇并沒有單純地將討論重點放在“中國學生走出去”一個方面,而是同時強調了“交流的雙向性”,即中國政府也同時歡迎“外國學生走進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大量的中國學生選擇到海外去讀書,也同時看到了更多的外國學生選擇到中國來學習。應邀參加該論壇的嘉賓之一、現留學中介行業協會國際司司長張秀琴在演講中總結道:2010年,來中國留學的外國學生數量為29.26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萬多人,他們分別來自于世界上194個國家和地區,分布在我國的166所大學與院校里。
對于穿梭在街道樓宇間的“洋面孔”,我們已然不再感到稀奇,而更多的,則是建立在接納與歡迎態度之上的和諧共處。此次“中國教育巡回展”的展會上,荷晶大學的劉新濤教授對記者說:“美國學生對儒家、道教等中國文化非常崇尚,僅亞特蘭大就建立了3個孔子學院。美國的許多大中小學校都開設了中文課,學生報名非常踴躍。每一年都會有一些美國學生來到中國,學習中文、繪畫、武術等等,很多學生在來到中國之后都不想回去了。”
促進地區均衡發展,圓更多孩子留學夢
對于2012年及其今后的留學趨勢,張秀琴做了幾個方面的展望:一、外國學生來華規模將不斷擴大;二、中國學生出國留學將繼續呈上升趨勢;三、留學歸國人員數量將近一步增長;四、在外留學人員數目將繼續擴大。然而,無論是中國學生“走出去”,還是外國學生“走進來”,在流動區域上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中國學生出國依舊傾向性地選擇如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等傳統留學目的國。對于這種現象,張秀琴表示今后中國政府不僅要繼續加深與傳統留學目的國的交流與合作,而且要開辟與非傳統留學目的國合作的新途徑。而對于那些即將“走出去”的中國學生而言,他們的流動區域在很大程度上都無法脫離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因為這些地區有著更加豐富的國際教育資源,也自然有著更多出國留學的機會。此外,外國留學生來到中國后也大多集中在這些城市中。張秀琴指出:為推動西部地區發展,讓更多的孩子公平地享受到國際教育資源,中國政府也將推動西部地區的學生流動,以強帶弱,以點帶面,從而促進國內各個省市之間學生的均衡流動。
以上信息來源英國留學中介優越教育:
優越教育中國區官方網站 //bjhtjs.com
優越教育全球官方網站 //www.peinternational.co.uk
優越教育美國留學網站 //bjhtjs.com/us
優越教育澳新加留學網站 //aoxinjia.pe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