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的校長曾經說過,如果學生們從LSE畢業的時候對世界的看法還是與進來之前一樣,那么學校就辜負了它的學生們。因為培養思維方式的不一樣,培養看世界的方法的不一樣,就應該是這所以社會科學研究而成名于世的大學的最核心的內容。那么,LSE到底是否真的那么名副其實呢?讓我們來看看已經從LSE畢業的小伙伴們對母校的評價:
匿名君A:在LSE這一年身邊人的生活分成了好幾類,有一直在享受生活只求pass的人,有只是把LSE作為跳板全心謀求事業的人,也有從始自終一直刻苦專研學術的人,不管怎樣,沒有哪種生活方式是最好的,你想要什么,只要你肯做,在LSE你都能實現!
匿名君B:如果你在我出國前問,為什么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會這么牛掰?我可能無從作答。但是,現在你問同樣的問題,我心中答案很明晰:因為它擁有一群不斷專研、超級熱愛自己學科的教授們。
匿名君C:超級累,超苦逼,但很有趣,很值得。重新選擇?絕對愿意。
那么LSE是有多難申請呢?在LSE,每年平均每13.4人才有一人被錄取,如此之低的錄取率超過牛劍,但她的申請也并非遙不可及,下面由優越的陳老師總結幾點注意事項
一、自我定位要明確
在國外,Master是Ph.D的預科,是介于本科與博士學位中間的過渡課程,是給真正對學術有研究能力且充滿熱情的人準備的。如果你的定位僅僅是刷學歷,那就無法很好的體會到在LSE學習的樂趣,并且她的課程會讓你覺得苦不堪言,同樣,你的申請材料如果動機寫偏,就很難吸引招生官的眼光。請不要曬一堆沒有用的獎狀和不對口的榮譽,成績和學校也只是一個門檻,LSE需要的是能力和熱情。
二、專業要選對
首先,所謂的冷門專業不過是中介吸引學生的一個托詞,最終的錄取率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的,在LSE沒有絕對的冷門專業。我們申請的時候要時刻做好市場調研,例如專業的招生人數,國際生的占比,給到本土學校每個學校的名額,已經發放的無條件offer和有條件offer量。。。這些都是參考因素,只有在每年的6月份后還沒有關閉申請的專業才是真正的爆冷門,然而這個時候可選空間少之又少,并且,現實情況是,很多學生并不會等到這個時候放手一搏,大多都已在上一年的10月份遞交了申請,所以避開熱門專業這種路子在LSE并不適用。陳老師的建議是能申請對口的專業,盡量申。
其次,LSE大多數專業都是需要GMAT或者GRE的,如果沒有考試的打算,請勿選。所有的專業在官網都會有錄取比例的介紹,這個數據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依據,至于是正向思維,還是反其道而行之,得根據每年的具體招生狀況。
最后,學校每年給到每個學校,具體到專業的名額是有限的(國際生另算)。舉一個真實的案例,劉同學,國內211大學和格拉斯哥大學2+2合作項目,統計學專業,在格拉斯哥的成績非常棒,預估可以獲得一等學位,一等學位是什么概念呢?相當于國內的均分90+,申請的是LSE的金融統計專業,但是最終沒有獲得offer,原因是他的格大班上有兩個比他更優秀的學生,這兩位學生拿到了LSE和Oxford的offer,學校不愿意再開放一個名額給格大的統計學專業,所以只能以第三名的成績與LSE失之交臂,最終選擇去了UCL。這個案例說明,不是你不優秀,而是人外有人。所以,如果LSE沒有給你橄欖枝,請不要灰心,條條大路通羅馬,你想要的,肯定可以在其他地方實現。
三、面試?
目前為止,LSE的碩士項目幾乎是不要面試的,如果真的遇到了那萬分之一的可能,不要覺得那是災難,導師愿意與你溝通,說明你是有希望的。
四、拿到offer之后
很幸運,有這么小一人群拿到了LSE的錄取通知書,請先不要狂喜,看一下條件,在LSE是沒有語言課可以讀的,不要覺得con的雅思要求很容易達成,對于國際生來說,四個小分都能考到,還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另外LSE會有常規的學歷認證等流程,請耐心按照學校的指引,一步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