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撰文揭露中國大學“五種病”
十多年來,高等教育規(guī)模擴大,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大學教育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之一。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更多年輕人上了大學,這是巨大的成就。但從多數(shù)大學目前的情況看,前進中也出現(xiàn)新的問題。一級教授、原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特撰文,指陳其五種“重病”——
“一病” 市場化
這些年基礎(chǔ)教育的投入的確增加了,但高等教育欠賬很多。國家投入不夠,學校要自己去賺錢,不少大學只好不斷擴招,靠獲取學費來維持運行。還有就是“創(chuàng)收”(這個詞對于學校來說很不好),辦各種班,賺了一些錢,可是風氣壞了,人心野了,老師哪有心思教學?
進北大校園看看,太熱鬧了,到處都是廣告橫幅,什么班都可以進來辦,而且很多都是老板班、賺錢班。誰有錢都可以在北大找到講臺。結(jié)果弄得大學生剛進來就心急火燎,急于找各種賺錢門道。什么時候能讓北大重新找回“博雅”的氣氛呢?
再說老師的心態(tài)也受到影響。我們許多教授往往身兼數(shù)職,有的很少時間真正放在教學上、放在學生的學習上。現(xiàn)在名教授都不教本科。為什么?全部為自己的利益去了。師資外流現(xiàn)象非常嚴重,更嚴重的是敗壞了校風。
“二病” “項目化生存”
所謂“項目化生存”,是對那種沒完沒了爭做各種項目的描述,特別是那些很可能只是泡沫、沒有多少學術(shù)價值的項目,不斷對付著做,實在浪費人生,浪費資源。
為什么要這樣?年輕的老師不申請項目是不可能的,因為現(xiàn)有學術(shù)生產(chǎn)管理體制有這種量化要求,特別是理科與工科的研究,往往就是通過項目來實行的。還有,就是追逐利益,項目都有錢,有些老師其實就是奔著錢去申請項目的。這其實也是市場化的弊病。
現(xiàn)在,學術(shù)會議、成果鑒定、資格審查、項目審批過程普遍玩手段走過場,吃喝、游玩、送禮、拉關(guān)系、作交易反倒成了實質(zhì)內(nèi)容,F(xiàn)在很多人當上教授就整天過“項目化”生活了,很少給本科上課,是不正常的。
“三病” 平面化
大學合并,本來也有好處,對上世紀50年代以來形成的分工狹窄、體制封閉、低水平重復、小而全的高校辦學模式。但許多大學合并,就是貪大求全,原有一些傳統(tǒng)特點就丟失。
吉林大學幾乎把長春的主要幾個大學全都合并了,規(guī)模之大,令人感嘆:不是吉林大學在長春,而是長春在吉大了。武漢原來有個水利學院、還有個測繪學院,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上中學時就知道,現(xiàn)在合并到武漢大學了,融合一塊了。北大幸虧沒有和清華合并。大學辦學個性與特色的丟失,是個大問題,現(xiàn)在都“平面化” 了。
“四病” 官場化
現(xiàn)在是按照官場那一套給學校管理人員套行政級別,學校也有所謂副部級、正廳級等等之分,動機也未必是壞的,可能是為了幫助學校爭取資源吧。但后果很不好,助長學校的官本位風氣,以致有的教授也爭著去當處長,有點可悲。
管理對于學校教學科研的運行不可或缺,非常重要,但管理不等于領(lǐng)導,而是服務教學科研(不是服務教師)。管理做好了應當很有成就感,但管理不應當是當官。
許多大學的官本位已經(jīng)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只要有一官半職,地位就比教授、老師、學生要高,甚至動輒可以決定他們的命運。在這樣一個體制下面,怎么可能會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學風。
“五病” “多動癥”
教育有滯后性,不能老是變動。有些試驗要跟蹤多年才能下結(jié)論。比如北大搞實驗班,搞了幾輪,搞不下去了,也沒有總結(jié),我稱之為“無疾而終”。北大本科教育還是比較成功的吧,為什么要大動干戈?即使試驗,也要有個過程,有跟蹤。
上級主管部門往往為了顯示政績,搞“教育的GDP”,所以“多動”。但學校應當有自己主心骨,盡量抑制“多動”。我擔任北大中文系主任9年,全國大學的中文系幾乎全都“升級”為學院了,我說不必去跟風,不必在“名堂”上下功夫。
針對“多動”,我們這些年提倡“守正創(chuàng)新”,在比較艱難的條件下,教學科研以及課程建設(shè)還是維持在較好的水平。這也得益于北大的寬容,校方?jīng)]有逼著我們“多動”。
辦教育和辦工廠不一樣,教育需要積累,不宜變動太過頻繁。我們把“守正”放在“創(chuàng)新”前面,是想說明繼承優(yōu)良學術(shù)傳統(tǒng)的重要性、基礎(chǔ)性,不贊成浮躁的教育“大躍進”。我們能做的不過是要堅守最基本的人文道德精神,并且將之付諸于積極的建設(sh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