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從最初的“沒有想法”、“名校夢”到“律師夢”,越來越清晰,越來越理性。
出國就有機會讀世界名校
●小希
2005年赴英留學,先讀兩年A-level,2007年考進萊斯特大學通訊傳媒專業,2010年回國。
我高中在廣東實驗中學就讀,當時周圍很多同學出國,出國留學似乎已經形成一種潮流。當時像我一樣成績不錯的學生都很向往國外名校,而且都認識到,要在國內要考上北大、清華太不容易了,但是出國就有很大的機會入讀世界名校。當然,我也希望通過到海外深造提升自我的競爭力。
當時的留學信息不像現在這么發達,留學服務機構也沒那么多,外國院校在中國的推廣、招生項目也沒那么豐富,我就選擇DIY出國。那時,高中不能直接申請大學,想申請的大學又沒有開設預科,所以我只能先過去讀兩年A-level,然后再考大學。據我所知,現在萊斯特大學有預科,讀一年預科后,就可以進入本科課程,比我那時節省一年時間。2005年簽證政策比現在寬松,辦理的程序也比較簡單。現在赴英國留學的國際學生越來越多,英國簽證比以前要嚴格。
剛到國外,一切都很新鮮、很興奮,周圍中國學生挺多,中國學生學者聯誼會(CSSA)經常會組織一些活動聚會之類的,自己開朗一點,多和同學接觸,就不會覺得孤單。5年的留學經歷,我覺得最大的收獲是培養了我獨立自主的能力。
留學的人一下多了起來
●小倩
2008年從廣東金融學院畢業后,赴香港大學讀一年法律碩士,2009年赴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讀兩年制法律碩士學位。
我英文不錯,對法律又很感興趣,所以大一就有出國讀法律碩士的打算,希望以后可以在國外或者香港做律師。我屬于對自己認識比較清楚,也知道自己定位的人,所以我想自己搞定學校申請,簽證比較專業,就找中介機構幫忙。
要自己DIY,就要盡早規劃,并充分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從大一到大三,我都積極準備英文,同時也在網上搜集關于法律留學方面的資料。
留學展也是收集信息的好地方。雖然留學展上的學校并不是我要報讀的院校,但是我還是會去和院校代表交流,打聽院校大概喜歡招收什么樣的學生,比如一次留學展上,我打聽到英國學校比較看重志愿服務活動,我就去參加相關活動,后來在學校申請中,我可以很親身地談自己在志愿服務活動中的感受。
在英國讀商科的中國學生挺多的,一個商科專業,四分之三是中國學生,而讀法律的就少很多,大概四分之一的亞洲人。英國學生和老師都喜歡英語流利的學生,而且他們會覺得英語流利的學生不是中國內地學生,曾經就有同學問我是不是來自馬來西亞或者在中國香港。
感覺2007年開始,留學的人一下多了起來,特別是去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學生,大家也不覺得留學是一件很大的事情,而且經濟條件已經不是留學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通過獎學金、打工,普通工薪階層都可以考慮出國,比如我們家,我父母都是企業工薪族。
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David
2000年赴馬來西亞留學,2002年赴新西蘭留學,2005年回國。
去留學之前,我是一名醫生,這是個令人羨慕的鐵飯碗。但是工作很忙很累,壓力大,待遇又不好,正好家里有很多親戚在海外,于是我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找醫生之外的另一個領域成就自己。
當時留學的人比較少,基本上沒有留學中介,留學信息也很少,報紙上留學的廣告豆腐塊那么大,寫得也很通俗。那時廣東國際教育服務中心會在報紙上登一些講座的信息,我爸就把這些信息留起來,我就抽時間去聽講座,聽了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幾場講座。當時馬來西亞、新加坡的留學很火,英國、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是很多人的選擇,但加拿大很難,美國簽證太難,基本上沒人去。
因為信息少,我通過為數很少的官方機構辦留學,當時中介費很貴,去馬來西亞都要1萬,外加9000港元的境外服務費。那時馬來西亞簽證還要面試,現在就不需要了。整個過程花了5個多月的時間,2000年1月中旬,我到達吉隆坡,先在語言學校讀了8個月,后進入大學本科,類似現在的“雙錄取”。
當時馬來西亞的中國學生已經不少了,還有很多來自亞洲其他國家的學生。2002年,我希望能接受歐美一流教育,于是DIY去了新西蘭學管理,先后讀了旅游管理、商業管理和國際貿易三個專業。在國外,轉換專業是很平常的事情,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調整,轉換學分。
2000年,國內的海歸很吃香,但我出國時,沒有想過要回國。因為一些個人原因,2005年我中斷學業回國了,卻發現事情已經起了一些變化。很多單位,包括合資企業,都覺得海歸能力平平,沒有人脈關系,還心高氣傲,不如請國內大學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