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雅思網消息:據英國《英中時報》報道,日前,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童先生表示,最近他周圍的中國人,包括他自己在HSBC銀行的賬戶突然被關閉。由于他沒有欠錢,以前使用銀行的各項服務也都良好。銀行并沒有給他任何理由就關閉了銀行賬戶,讓他實在很無奈。他認為這完全是對華人的歧視。
賬戶被關 早有記錄
此前Halifax銀行凍結華人賬戶主要是針對偷渡來英、逾期居留或其它非法居留人士,但其中也有少數擁有合法身份的人。并且,被凍結銀行賬戶的不僅僅限于華人,也涉及來自其他族裔的人士。而童先生描述HSBC凍結銀行賬戶一事則大相徑庭,被凍結賬戶多是擁有合法簽證的留學生。
據悉,這也不是HSBC銀行首次發生類似事件,但原因與解決方法各有不同。2006年就曾有華人留學生在網上發帖稱,收到過該銀行的書面通知,要求關閉他已經使用了長達三年,信用額度高達五千英鎊的賬戶。按理來說,已有一定的使用年限,并且信用額度也不低,應當不會是因信用不好而被銀行關閉賬戶。當事人到分行詢問,分行員工也不清楚,而打銀行的咨詢電話,也只是被告知,銀行對當事人對賬戶的使用方式不滿意。好在,時間充裕,他可以及時申請其他銀行賬戶,將資金轉出,并沒有受到直接的影響與經濟損失,只是他擔心會因此影響他以后的信用度,對他申請按揭或是其他金融服務造成影響。
與他相比,另一位當事人Steve則更不幸。他是攻讀Msc學位的學生,原計劃參加完畢業典禮便回國。由于搬家,沒有及時收到銀行關閉賬戶的通知信件,而一直使用原有帳號,結果帳號被關,在使用自動柜員機(ATM)時,銀行卡被吞。Steve當時已經臨近畢業,其他銀行由于當事人的所余簽證不足,無法再開設新帳號,給他造成諸多困擾。而讓steve想不通的是,他從來沒有從事非法活動,一向帳面資金往來也很正常。
無獨有偶,穆小姐則是幾天前在網上購物時,收到palpay的通知,被告知用以轉帳的HSBC賬戶被關閉了。她急忙到網上銀行查詢,卻發現無法登陸。于是便使用ATM查詢,結果卡也是當場被沒收。直到后來,去分行查詢,方才被告知帳號已經被關閉?稍儐栐,分行的員工說他們也不知道。他們說,銀行賬戶上的余額,會以支票方式寄返。
岳小姐曾使用男友的賬戶支付共同租戶的房租,后來男友回家過年時銀行賬戶突然關閉,房東由于沒有通過銀行轉帳收到房租,天天上門索要房租,讓她十分煩惱。
據知情人透露,此前Hsbc曾關閉過一批留學生的賬戶,主要是由于銀行開戶時誤將部分留學生的賬戶當作英國本地學生賬戶。事后銀行發現錯誤,出于安全原因,便將賬戶關閉。由于銀行在關閉賬戶前曾提前通知,因此,很難就此申訴。
也曾有留學生表示,由于銀行聲稱自己注冊地址不安全,而被銀行關閉賬戶的個案。此外,也曾有留學生因為使用學生身份多年之后,被銀行認為身份發生了變化,而沒有及時通知銀行,因此將原有的學生賬戶關閉。也有學生使用的銀行卡不能透支,或有一定透支額度,在使用時,使用者可能沒有注意到賬戶上余額不同,一直使用,被銀行當成惡意透支而將賬戶關閉。
但這些與童先生所遭遇的情況不完全一樣。他的賬戶既沒有被錯誤開設,他也沒有有意或是無意造成帳記上的資金透支。
唯一的共同點便在于,由于賬戶持有人都是學生,他們在賬戶被關閉之前,都曾有家人將學費、生活費打到賬戶上。他們少則有數千英鎊,最多的有數萬英鎊。
打擊洗錢 走火誤傷?
據業內人士透露,之所以出現賬戶被關閉,很大緣故就在于,他們這種賬戶往來行為,被銀行的反洗錢機制“誤殺”。英國銀行大多各自有一套系統,自己測算,如果電腦出數據覺得你這可能是洗黑錢之類的,電腦就會按固定模式分析,然后通知銀行。比如童先生,以及其他被關閉賬戶中國學生,大多都是樣,一般沒什么交易往來,突然大金額流進。加上每個人本來又是散戶,銀行也無法一一加以研判,為避免卷入洗錢案件,銀行便采用最簡單的處理方式:將賬戶關閉了事。
出現此類事件,有其特定的背景。習慣上,人們把因政治腐敗或販毒、賣淫等有組織犯罪而獲得的非法錢財稱為“黑錢”。這些錢財一旦進入合法賬戶,或經過不斷的交易后,便會脫胎換骨,成為“合法收入”,這就是所謂的“洗錢”。1979年,極力推行自由市場經濟的撒切爾夫人一上臺,便宣布廢除政府對外匯的管制。從此,英國公民無須取得任何許可,便可自主開辦外匯兌換業務。然而也正是因為便利,它們很快被恐怖組織和販毒集團相中,成為洗錢的綠色通道。早在2004年末,英國《金融時報》就報道說,據官方數據顯示,每年通過英國的洗錢數目約為250億英鎊。然而“9?11”恐怖襲擊之后,英國也成為了恐怖主義分子活動頻繁的地方,反恐任務艱巨。
2002年英國通過了《犯罪收益法案》,創設了單獨的洗錢犯罪,適用于所有犯罪的收益。根據該法案,還成立了犯罪財產追索局。由財政部根據法律授權制定的《1993年反洗錢條例》,該條例要求金融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要建立一整套預防和控制洗錢的制度,并嚴格遵守該制度。911事件之后,英國對該條例進行了重新修訂,頒布了《2001年反洗錢條例》。2007年1月,英國財政部又發布了《2007年反洗錢條例(草案)》,該條例要求所有金融機構和相關特定非金融行業都要遵守反洗錢方面的規定。此外,金融監管機構和自律組織制定的指引、準則等。英國主要是由政府授權的非政府機構組織或者行業自律性組織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這些組織于1990年發起成立了反洗錢聯合督導小組并頒行了《金融服務業反洗錢指導準則》。2001年,英國銀行業協會也制定了《銀行業反洗錢指導手冊》,對銀行業反洗錢進行相應的規范。
而大批華人學生的銀行賬戶被關閉往往出現在英國國內反恐形勢加劇之時,銀行為了主動規避卷入洗錢的風險,而采取關閉賬戶的方式。
制度歧視還是文化沖突
因“洗錢”之故被關閉銀行賬戶,看似此舉并非特定族群,為何受害的華人學生多有被歧視之感呢?表面上,關閉賬戶之舉并非針對華人,也并非 HSBC一家銀行獨有,而只是由于該銀行華人學生較為集中,一旦有華人學生賬戶被關閉,大家口耳相傳,便被放大。然而根據英國通行的1999年的馬克皮森關于種族事件的定義:“任何事件如果受害人或者其它任何人認為是種族引起的事件!睆倪@個意義上來說,受害的華人學生不少人都在主觀認定上認為銀行此舉有種族歧視成分在內。只是由于自己經濟上并沒有受到太大損失,所以未予深究。但類似事件幾年來,以不同方式在不同銀行層出不窮,那些享有國際聲譽的大銀行是不是也該躬身傾聽一下特定客戶群的聲音,以促進服務呢?
還有不少華人學生認為不少英國銀行在處理類似事件時行事粗糙,有時甚至不近情理。如一名姓杜的學生就曾生氣地敘說自己在HSBC取錢時的鬧心經歷:由于銀行取錢必須使用支票本,讓她前前后后折騰了一個多小時。有趣的是,這些被不少華人垢病的服務問題,恰恰是銀行自身引以為傲的安全保障措施。如此說來,被華人學生認定的制度歧視,從某種意思上來說,又只是一種文化沖突。華人社會以自己在華人社會所經歷的服務方式作為標準來衡量英國相關機構的規定與行為,多少會有落差。那么是否又該作為“上帝”的客戶捫心反省,使自己的行事方式符合英國社會及其相關機構的規定呢?
相關咨詢請撥打400 666 1553(中國)0203 206 1211(
英國) 或發郵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國)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