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我牛得多的小崔同學,正是在牛津大學攻讀博士。我們天各一方,多年不見面,好不容易在異鄉遭遇,自然是一把鼻涕一把淚,激動得要命。我剛在她舒適的牛津宿舍安頓下來,她和男友就給我做了一頓久違的中國家常菜,吃的我飄飄然快成仙了。飯后,小崔說事不宜遲,我帶你騎自行車逛遍牛津吧!我猛一陣點頭,心里那個高興啊!
于是牛津街頭就出現了一位矯健的中國騎手拖著一位分不清車跑哪邊的笨拙豬頭,在古老的街道和39個學院間穿梭。邊走小崔邊向我介紹牛津的歷史,歐洲最以”舊“為美,牛津的古建筑尺度宏大,多有超過5、6百年的歷史,古褐色的外墻和無數精美雕像雖早已剝落不少,但處處透著尊貴和霸氣,有一種歷史沉淀下產生的無法偽裝的貴族氣派,震懾得我目瞪口呆。讓我聯想起了頭一回參觀北京大學時的感悟:早知道當初我就認真學習了。。!
牛津的各個學院自成一體,基本上都建造成城堡的模式,也就是4面大樓圍成一圈,中央和后部建有風格各異的花園。不少資格最老的學院,還建有了望的塔樓,如今成為院長辦公據高點。小崔介紹說,牛津大學之所以有這樣防衛森嚴的建筑模式,源于建校初期的血淚史,史稱”Town and Gown“(城鎮與學院之爭)。原來牛津鎮當年對學究氣重的牛津學人很不感冒,對學院占據他們的小鎮十分不滿,加上當初牛津大學多修習神學的修道士,估計英格蘭長期的宗教紛爭也導致了牛津鎮居民和牛津學人的矛盾激化,于是鎮上自發組織了民兵,武裝攻擊牛津學人和建筑,打得不亦樂乎,誰曾想今天牛津鎮借牛津大學而揚名四海了呢?!如今城堡式的校園倒是為各學院收參觀門票提供了方便……因為小崔是牛津
學生,可以免費帶一名游客進入,我真劃算啊。
每個學院更有食堂,看過”哈里波特“系列電影的朋友們肯定都對那宏偉的魔法學校食堂印象深刻——它的原型就是牛津大學的學院食堂啊!一樣的高高穹頂,繁復精致的木飾,滿墻的院士肖像畫,長長的木桌和板凳,莊重而豪華!難得的是,牛津
學生可以自由在這些食堂用餐,教授們仍保存著與
學生共同進餐的傳統。所以當小崔提出帶我進入她的學院食堂用晚餐時,我的心情激動極啦!還犯愁沒帶正式的著裝呢,小崔說沒事沒事,牛仔褲也歡迎啊。晚餐分兩次供應,一般人都是參加8點半的那次正式晚宴,而我們跑了一天,肚子早打鼓了,晚上6時許我們就進入食堂,一看,一群牛津本科
學生已經磨刀霍霍的坐在了板凳上,每人面前是一個餐包和水杯,陶瓷餐具擺了滿滿一桌。我們擠著他們坐下,點菜是不必了,因為每晚的食譜是預先公布了的,聽說這里的大廚都是法國請來的呢。很快,食堂工作人員呈上羅宋湯、羊排、土豆、花耶菜、胡蘿卜等,甜點是蘋果cobbler(水果和面包碎混合烤的一種甜食),保證讓胃口好的大
學生們都吃飽!我是邊吃邊覺得好像在做夢呢……
牛津的教堂多如牛毛,不僅每個學院有學院教堂,街上也有眾多教堂,讓人眼花繚亂,最宏偉的是Christ College的學院大教堂,而且教堂地下多埋藏著古代的貴族或學者,教堂里也停了不少雕像石棺。正逢”May Day“慶典,所有教堂都有禮拜活動,極其莊重嚴肅,唱詩班全套行頭穿戴整齊,在牧師的引導下魚貫進入教堂。我和小崔是他們學院的教堂禮拜唯一的參觀者,規模很小但一點也不馬虎,唱詩班的領導人站在鍍銅的金鷹指揮臺上朗誦著禱詞,然后一起吟唱圣歌。很早就聽說歐洲的教堂敗落,上教堂的人越來越少,在倫敦也看到不少廢棄教堂被轉變成公寓甚至商店,再看牛津人仍然不懈得堅持著傳統,心中感慨萬千。
喜歡花鳥蟲魚的我,當然不會放過逛逛牛津各學院修葺完美的花園的機會。在Magdalen學院(著名作家奧斯卡王爾德的母校,有7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后院,是一片小鹿樹林,再走深入,便是院士花園,這小小的花園和別的花園不同之處在于其自然的狀態,開滿了紫色的吊鐘花和白色的野菊花,彷佛步入了仙境……
最后,再次謝謝小崔和她的朋友們,謝謝你們帶我逛遍牛津,還教我包包子,吃了5個啊……哈哈!
相關咨詢請撥打400 666 1553(中國)0203 206 1211(
英國) 或發郵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國)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