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倫敦是一件難受的事,因為在國外生活的人會突然想起一些在家吃過而這里沒有的東西,尤其是以前自己并不怎么當回事、大街上隨處可見的小吃,想得口水長流,痛苦不已。這里的飯館雖然是全世界哪兒的都有,但是出去吃一頓要花的錢會讓每個人再三考慮,我大概每個月才會去外面奢侈一次。
中餐館為了要適應英國人的口味,把菜弄得很清淡,并且還有一大堆不中不英莫名其
妙的菜名,比如說FriedvegetableswithChowMain,就是把一些看著像用水焯過的蔬菜跟面條拌在一起,讓我這個中國人很沒食欲。英國人的日常飲食更可怕,一大塊肉,半個土豆當主食,旁邊一堆煮胡蘿卜、煮豌豆、煮蘑菇,什么都煮。我老說,怎么那么想不開,往鍋里放點油,炒一下多好吃!煮出來的東西既沒味道又沒營養,讓人看著就不感興趣。
我寧可自己做飯。附近有一條街上開了好幾個越南商店,里面賣的東西上面都寫著中文,讓我很有親切感,還有超市買不到的大蔥、大白菜和大白兔奶糖。偶爾也會去趟唐人街,那邊全都是香港或是廣東、福建來的人,滿大街都是鳥語,我只能跟他們說英文。去那兒,只是為了能買點榨菜、包子之類的東西讓自己高興一下,有時會聽到旁邊傳來地道的東北話、北京話,我從不回頭。
我最懷念的還是北京那些燒餅、餡餅之類的又便宜又好吃的平民小吃,能讓沒什么錢的人也吃得挺香。在倫敦除了當地的Fishandchips(魚和薯條),倒是有一種中國小吃,在中式、英式和土耳其式的外賣店被做成了不同風格,幾乎到處都能買到——春卷。
每天在倫敦的兩個地點,有HareKrishna的餐車在街頭發放免費的印度飯,好幾樣菜加上黃米飯和點心,香噴噴的一大盤,還有酸奶和印度茶。斯考特熱衷于去那里白吃白喝是因為他相信吃了那種飯會使人的靈魂凈化,但去那兒的也有一半是附近的流浪漢和窮人。我一開始跟著他去了好幾次,后來,我還是寧愿在家洗菜做飯,也懶得坐公共汽車去吃那頓不要錢但宗教氣息濃郁的印度飯了。
在北京的時候從來沒有做飯的習慣,在這兒就算是被生活逼迫出來的吧,我的廚藝開始遠近聞名,每天變著花樣參考著各種菜譜,玩得不亦樂乎。斯考特的朋友們一開始是被我打電話邀請過來吃晚飯,后來幾乎每天一到飯點都自己來了。英國人本來是很少好意思留在別人家里吃飯的,到了開飯的時候一般都會主動告辭,可是這幫人把多年的本性都改了,天天跑到我這里來蹭飯,足夠證明我做的菜有著非同一般的吸引力。不過我估計他們有一個習慣是改不了的,就是各人在各人的盤子里吃,而不是像中國人那樣從一個大碗里夾菜。
這樣吃起來總有一種很正式的氣氛,一點都不熱鬧,但是為了照顧他們的習慣,我還是把土豆絲、燒茄子之類的東西和米飯一起都按人數平均分份兒,放在每個人的盤子里。
相關咨詢請撥打400 666 1553(中國)0203 206 1211(
英國) 或發郵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國)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