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生彭英之談成功申請普林斯頓和劍橋大學秘訣
2006年度美國大學排行第一的普林斯頓大學的提前錄取通知書和全額獎學金;世界頂尖學府劍橋大學最著名的三一學院的錄取通知書和獎學金申請表,曾為復旦附中學生、現(xiàn)在英國七橡樹中學(Sevenoaks)求學的彭英之同時贏得了這兩所世界名校優(yōu)厚的入學待遇。最終,彭英之選擇了普林斯頓大學。如同哈利·波特一樣,正在英國寄宿高中當級長的彭英之也憑借自身獨有的三大“魔法”打動了普林斯頓大學和劍橋大學。
自我素描
性格:幽默、自信、好學愛好:讀書、旅游、體育、跳舞、吹長笛
所獲獎項:2004年英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獎、2005年英國物理奧林匹克競賽金獎、2005年英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銀獎。
人生格言:人生就是選擇人生夢想: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第一大“魔法”:選擇挑戰(zhàn)
彭英之認為是他選擇挑戰(zhàn)的個性博得了普林斯頓大學的青睞。
“我覺得成績單足夠證明我的學習成績,不用在個人介紹中詳細介紹了!迸碛⒅c一些申請學生不同,他并沒有在個人介紹中大書自己出類拔萃的成績,而是回顧自己短短17年的經(jīng)歷,把自己最真實的個性———選擇挑戰(zhàn)呈現(xiàn)給普林斯頓大學。
彭英之初中就讀于上海名牌學!贤飧街,但在初三時他毅然放棄了直升進入上外附中高中部的機會,參加四校聯(lián)考考上了復旦附中,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讓眾人大跌眼鏡的跳躍。可彭英之在復旦附中理科班才讀了短短一年后,他又去了英國念高中,因為他想在一個不同的文化中陶冶自己。他同時十分感謝復旦附中對他這種選擇的理解。在英國讀了一年高中后,彭英之又利用業(yè)余時間準備了美國高考的全部內容,在英國同學的不理解眼光中再一次向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發(fā)起了挑戰(zhàn)。在一年之內,他克服了語言障礙及文化障礙,順利地完成了英美兩大“高考”。
“我認為世界上還有更多精彩的地方可以去看,我想去其他地方領略一下。”彭英之表示心里總有一種潛在的聲音在催促他選擇挑戰(zhàn)。他也認為現(xiàn)在的學生要能夠自己作出選擇,這樣在社會上才不會迷茫,盡管這種選擇也應該爭取家長的理解。而普林斯頓大學在錄取通知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特別欣賞彭英之的個性。
第二大“魔法”:精彩紛呈的課外生活
普林斯頓大學在錄取通知的電子郵件中也對彭英之參加的課外活動非常肯定。
在復旦附中,彭英之就是一個活躍分子。他擔任志愿者服務隊隊長,率領20個理科班的學生去復旦蘭生學校做輔導;他還是班級里的宣傳委員、團學聯(lián)學生科學院干事、英語社干事、寢室室長和層長。短短一年間,他在化學論壇上以版主的身份接受高三學長的難題挑戰(zhàn),還代表學校參加三、四次校際辯論比賽,拿到了優(yōu)秀辯手獎。
在英國,彭英之還參加了國際性的模擬聯(lián)合國大會。彭英之的機敏讓他贏得了海牙國際模擬聯(lián)合國的入場券,還正式提交并辯論通過了一份關于非政府組織在環(huán)保項目中設計、執(zhí)行、監(jiān)督的作用的提案。這份提案現(xiàn)在與其它在大會中通過的提案一起被收錄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圖書館。
此外彭英之參加了羽毛球校隊,同時還學長笛,一年內就考出了英國的長笛5級。為了不當“壁草”,彭英之饒有興致地學習了跳拉丁、國標舞、SALSA,還在學校舞臺上一展舞技。
第三大“魔法”:學術能力
作為一所吸引愛因斯坦、馮諾依曼·阿廷等在此從事研究、培養(yǎng)出提出博弈論的納什的校園,普林斯頓大學對學生的學術能力也有相當?shù)囊。彭英之贏得英國數(shù)學、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金獎及化學奧林匹克的銀獎。學校對他國際文憑(IB)考試的正式預測是44分的高分,除了英國文學被扣去1分外,他的數(shù)學、物理、化學、中文、經(jīng)濟等全都拿了滿分。他的托福成績達到了673分,SAT得了2190分,而SAT2則取得了數(shù)理化三門滿分的好成績。
盡管彭英之在復旦附中理科班里并不出類拔萃,處于平均水平,但在整個學校里也屬于尖子生。他的知識面很廣,他的地理、歷史學得特別好。他曾經(jīng)和同學組隊參加北京電視臺SK狀元榜的比賽,一舉成為周賽冠軍、月賽亞軍、季賽季軍,還在上海東方電視臺的“十萬個為什么”比賽中獲得七連冠。而在英國,彭英之的博學多才也給他的監(jiān)護人和英國同學留下深刻印象。
師生說彭英之:學得聰明,玩得盡興
在曾任彭英之班主任的李秋明老師的眼里,彭英之是個非常聰明、很勤奮的學生,也比較有開創(chuàng)性思維,班級里搞活動時他總是有很多新點子,他出國后北京電視臺還特意來找他再去參加SK狀元榜。李老師說,彭英之在各方面對自己要求都比較高,很清楚自己什么地方弱,怎樣來加強,而且由于他經(jīng)歷比較多,比其他同學要成熟一點。
好友鄒一梅表示彭英之的理科很好,但他并不是一味做題,而是真正投入地進行科學鉆研。有一次他們同時讀一本有關費馬大定律的書籍,彭英之和她在越洋電話里就費馬大定律展開熱烈討論。還有一次暑假,彭英之也很興奮地打電話告訴她,他在車站等車的時候想出了用數(shù)學方法來分析中國古典數(shù)學問題移九宮。
復旦附中的同桌毛宸宇則表示彭英之比較外向,參加的課外活動特別多,辦事非常利索,反應也很快。他還是辯論隊的核心隊員,分析能力很強,往往比別人反應快一拍,只要有他在場,辯論隊就能取得壓倒性勝利。而他的興趣愛好特別多,經(jīng)常和他一起切磋羽毛球球藝。
家庭教育:從小注重非智商培養(yǎng)
彭英之母親表示他并不是天才,但是父母非常注重對他從小進行早期教育。
從小彭母就特別注重對他英文能力的培養(yǎng),從4歲起就帶他閱讀上外幼兒英語,看中央電視臺的少兒英語節(jié)目《瑪哲的故事》,培養(yǎng)他對英文的興趣,平時鼓勵他多與外國人用英語交流。母親還和他一起做數(shù)學游戲,經(jīng)常做比大小、比重量、走迷宮的邏輯趣味題,培養(yǎng)他的邏輯思維。但彭母并不關注他的校內作業(yè),以至于很長時間都不知道彭英之學的語文究竟是H版還是S版。此外彭母還經(jīng)常把好書買回家。在母親的影響下,彭英之五年級就看了《蘇菲的世界》等,拓寬了知識面。
“我更注重的是對彭英之非智商方面的培養(yǎng)。”彭英之母親表示,現(xiàn)在一些家長太過功利,太注重孩子的功課而忽視了孩子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而彭英之母親特別注意培養(yǎng)彭英之跟社會打交道的能力,從小就放手讓他自己去冒險、自己去嘗試。彭英之在很小的時候就自己去問路,打電話訂出租車,并自己去店里買東西。彭英之5歲的時候曾和父親的同事一起去英國,8歲的時候一個人從新澤西坐飛機并在芝加哥轉機到愛荷華。與此同時,彭英之母親也尊重兒子自己的意見。彭英之小學畢業(yè)時想去上外附中讀書,但母親覺得這所學校離家太遠,是所住宿學校,擔心他管不住自己,或因身體不適而病倒,讓他考慮一個晚上再做決定。但第二天早上彭英之依然表示要去上外附中讀書,并向母親保證晚上吃飯守規(guī)矩,身體不好就自己吃藥,最后他順利進入了上外附中。
相關咨詢請撥打400 666 1553(中國)0203 206 1211(
英國) 或發(fā)郵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國)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