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來英國的學生都會深有感受,英國的天氣是一個不得不熱門的話題,因為英國多變的 天氣讓每個人不得不關注不得不談論。久而久之,談論天氣成為英國人的一個基本習慣,也逐漸形成了男女老少打招呼的一種方式。
最近的一項統(tǒng)計顯示,平均每個英國人一生中要花6個月的時間談論天氣問題。在英國人看來,天氣可是張口必談的話題。
天氣是寒暄的開場白
英國人見面寒暄的開場白,十之八九是從天氣開始談起。有這樣一個故事,英國作家蕭伯納一天下午在街上散步,迎面走來一位老先生,對他說:“下午好!天氣很好不是么?”蕭伯納幽默地回答:“是啊,但是在過去的兩個小時里,已經有20個人告訴過我了,謝謝你!
在一個雪天的清晨,記者走出倫敦家門時,鄰居麥克米蘭熱情地打招呼說:“今天的雪下得真大,都蓋住腳面了,不是嗎?” 雖然記者并不覺得有這么夸張,但還是說:“是啊,這雪真大!”老鄰居一聽我贊同他的話,顯得很高興,立刻如數家珍般地把他從年輕時見到的倫敦大雪都講一遍,細致到某月某日,持續(xù)幾天。在記者看來,他簡直就像是個氣象學家。
一位在英國生活多年的朋友告訴記者,英國人的溝通模式是出了名的拐彎抹角。所謂入鄉(xiāng)隨俗,就算學不會英國人這種讓人云里霧里的說話模式,也要先聽懂他們在說什么。而要想試著聽懂英國人的言不由衷,就要從天氣談起。其中有個規(guī)律,不管怎樣,都表示同意對方的觀點,這樣對方才會覺得你和他有“共同點”,才能深聊下去。這是英國人在談天氣時約定俗成的交流方式,英國學者將這樣的法則稱為“贊同定律”。
變化多端的天氣影響到人民的日常生活
鑒于男女老少都愛拿天氣說事,英國媒體也把天氣預報作為每天工作中的重點。在英國廣播公司的整點新聞節(jié)目之后,是全國天氣預報時間,要告訴大家主要城市的晴陰雨云,以及氣流最新動向。在全國天氣預報之后,英國廣播公司在全國各地的分臺要接著將當地小到一個500人的鎮(zhèn)子的未來七天天氣情況再細說一遍,幾乎讓每個英國人都知道家門口未來一周的天氣會怎樣。
英國是個四面環(huán)海的島國,由于受到四季海風的影響,英國的天氣變化很快,這會兒還是大晴天,下一刻可能就刮風下雨,天氣異常多變影響到人們的正常生活。在工業(yè)革命時代,空氣中的粉塵污染曾經讓倫敦、曼徹斯特等大城市常常降下“黑雨”,這讓愛穿白襯衣的紳士們不得不關心天氣,因為一旦沒有帶傘出門,自己難免就會被身邊同事取笑成“斑馬”或是“花豹”。
時至今日,全球變暖已經讓英國的天氣和一百年前相比有很大不同。英國統(tǒng)計局在2008年遭遇百年不遇的酷暑后發(fā)現,因為天氣太熱,英國很多工廠被迫停工,火車、地鐵也為了保證車內溫度不要過熱而減少車次,這些舉措不僅讓英國一個夏天白白損失十多億英鎊,也讓很多英國人小到出行受阻,大到丟了工作。如此說來,英國人怎么能不關注天氣呢?
英語中有趣的天氣表達
對天氣的關注也反映在英國人的文化生活中,比如下雨如同街上的小貓小狗一樣常見,因此在英語當中,形容下大雨時,英國人干脆說成是“貓貓狗狗”。而在辦公室里,同事間常會私下議論新同事,如果聽到“他連雨傘都不帶”,就說明大家認為這位新人不夠穩(wěn)重、欠考慮。英國著名浪漫主義詩人雪萊的代表作之一就是《西風頌》,其中有一句“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成為膾炙人口的絕唱。
隨身攜帶雨傘是英國人以及居住在英國的人的一種基本習慣。另外,很多英國人穿的衣服都是帶帽子的,目的除了美觀也和防雨密不可分。英國還有一種雨衣,不同的服裝商場都有提高,既漂亮又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