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交通系統長期規劃、投資不善,專家建議三條補救措施。
英國的交通堵塞堪稱歐洲之最,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成本。
對現代經濟而言,公路和鐵路就像是人體的動脈。如果動脈堵塞,人體的循環系統將出現故障,如果對這些疾病長期置之不理,將會嚴重侵蝕患者肌體的健康。然而,英國的交通系統就是這樣,管理不善、長期被忽視,而且正在加速地駛向絕境。
英交通堵塞堪稱歐洲之最
地面鐵路網絡早在六年前的哈特菲爾德事故之后就已經逐漸老化不能正常工作,但現在它卻承載著嚴重超載的車廂和更多的乘客穿梭于倫敦內外。倫敦的地鐵可能情況更糟,總是一再出現嚴重的列車晚點問題,對道路系統的一次次重新規劃都以失敗告終。
但鐵路運輸只占全英國客運總量的6%,而公路運輸則占到了85%.此外,公路運輸也是貨運的主要方式。然而,在過去十年,全英主要干道上的平均車行速度持續下降,現在約有1/4的干道每天堵車一個多小時。盡管倫敦市中心地區的塞車狀況由于采取收費措施而得到了輕度緩解,但在倫敦的郊區,卻又出現了交通混亂的情況。
這些失敗之處所帶來的損失,有些可以計算出來,有些卻不能。
英國的交通堵塞堪稱歐洲之最,不僅浪費了時間,也在無形中增加了企業成本。
交通網絡的不可靠,已經對倫敦金融城寶貴的國際競爭力造成威脅。更為嚴重的并非經濟成本和損失,而是噩夢般的乘車經歷以及身陷塞車泥沼時的挫敗感,這些都已經損害到人們的生活質量,卻無法通過GDP值表現出來。
英政府規劃投資不善造成瓶頸
也許有人要問,為什么英國的交通狀況這般糟糕卻無人問津呢?部分原因是英國政府不善規劃和投資。
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英國的汽車高速公路網建造更晚且規模更小。每到形勢緊張、國庫拮據之時,目光短淺的政府總是免不了把交通項目拖上"祭祀臺"。例如上世紀90年代早期,英國政府財政緊張,于是便大幅削減公路建設預算。
此外,英國司機不必為交通系統付錢,也是交通狀況難以獲得改善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歐洲大陸國家的司機們很早就知道,要享受飛馳在高速公路上的樂趣就必須為之付出金錢的代價。但英國司機們卻仿佛把行駛的路面視之為"天賦人權",而英國政府也從來沒有試圖糾正這一心理。
十字路口:要把更多錢投向公路
對于交通狀況的惡化,英國財政部長戈登·布朗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在英國政府為鐵路和公路出臺新的政策之前,有專家建議,布朗應該從三個方面為其失敗的交通政策采取補救措施。
在專家看來,英國政府之所以未能解決交通問題,是因為他們尚未接受保障交通系統正常運轉的兩個關鍵原理:第一,公共部門也需要規劃;第二,無論公共部門還是私營部門,都需要收費。因此,三大方向性的轉變是必要的。
首先,應該把公路放到優先于鐵路的位置上。交通項目分到的一杯羹本來就少得可憐,而這些資金還更偏好鐵路而不是公路,盡管后者帶來的投資回報相對更高。因為公路在構建大城市內部以及城市之間的交通網方面十分有效。而且,無論載人載物,公路都有著明顯的優點:方便,靈活,并且能夠送人送貨上門。
第二,公路要收費。這不僅能夠為擴大英國原有的瘦小公路網容量籌集資金,而且還能通過司機支付過路費的意愿來判斷哪里最需要擴建,這筆錢花在什么地方能夠收到最好的效果。
對征收過路費可能帶來的收益進行初步考察便可發現,傳統成分效益分析所得出的結論是對的,許多公路項目的成本都要遠遠低于它所能帶來的收益(與鐵路項目恰恰相反)。
第三,要對鐵路補助進行再分配。目前,英國政府4/5的撥款都流向了鐵路,但就像前面所說,鐵路只占到旅客周轉總量的1/5.因此專家建議,政府的補助不應該僅僅花在那些偶爾才使用的鄉村線路上,而是應該用來緩解公路交通堵塞這一燃眉之急,花在對交通網絡的認真升級上,這才是事關城市各種機能能否正常運轉的關鍵。 英國優越教育 你身邊的留學專家 相關咨詢請撥打400 666 1553(中國)0203 206 1211(英國) 或發郵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國)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