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歷過歐美多個國家,搭乘過無數次的士,還是覺得倫敦的黑的士(又謂黑出租車)來得親切,來得與眾不同,它除了有豪華、高貴的外型設計,舒適、寬敞的座位設置外,還有就是司機的良好的操守和服務了,難怪國內外的乘客對它總是贊譽有加。不過,倫敦的黑的士,卻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如果你是一位福爾摩斯迷,你就會知道福爾摩斯是以馬車代步查案的,直至1897年,第一部機動的士誕生,“馬車的士”的時代才逐步退出倫敦的士的歷史舞臺。
一百多年來,英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倫敦的黑的士也在不斷地改革、創新,到了21世紀,黑的士依然保持其豪華、舒適的特征,卻蘊含著多功能的時代特色。
倫敦黑的士顧名思義以黑色為主,其意為高雅的象征。旅游專家說,將倫敦黑的士與議會大廈的大笨鐘、倫敦塔等量齊觀,實不為過,它是英國人的驕傲。
今日的倫敦黑的士設計新穎別致。司機位旁邊是行李放置的地方,后座是乘客位,后排位不但可容三位乘客就座,而且另有兩個機動的折迭式座位,車尾廂設有殘疾人的輪椅,一旦遇到坐輪椅的乘客,司機會動用車尾廂的小扶板,將后排座位收起,將輪椅搭客直接安置妥當。目前,倫敦的黑的士大都裝有此裝置,司機考牌時,也將如何安置殘疾人士作為考核的30個內容之一。
司機安格爾告訴筆者,倫敦黑的士的設計是合理和超前的。他說,前幾天,有四位盲人乘客和他們的帶路狗一起游倫敦,傍晚時,他們揚手叫的士,安格爾小心地將車停在他們的旁邊,他一面將帶路狗安置在司機位旁邊的空位上,一面將四位乘客引領到乘客位上。在45分鐘的車程中,人狗相安無事,客人覺得,十分舒適,快捷和安全。
目前,僅倫敦黑的士的司機有2.3萬人,他們都是經過至少兩年以上的培訓、考核,才有資格持牌駕駛的,其中的艱辛,恐怕只有司機們自知了。
筆者曾到北倫敦的司機培訓學校采訪,據該校校長馬爾科姆介紹,這是一所規模不算太大的培訓學校,在校學生一般控制在300人左右。課程設計為課堂聽課、課后小組練習,還有就是學員大量的路上實習。
馬爾科姆說,學校特別聘請有多年駕駛經驗的在職或半職的司機擔任課堂教師,向學員們指點考試的要點,掌握一些記憶的方法。
根據考試規定,應考者必須熟習倫敦市中心,以查靈歌斯火車站為中心的6英里范圍內的2.5萬條街道名,并要記住這些街道上的著名建筑、劇院、醫院和博物館等等,因此,合理的記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馬爾科姆指出,在課后的小組練習時,三五學生一組,圍著印有倫敦地圖的玻璃圓桌相互提問。由于倫敦的馬路多是單向行駛,對學員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學校鼓勵學員走出課室,多在馬路上實習。
據了解,在校的學員大都購置一部二手的摩托車,在摩托前方架上支架,地圖或者是線路圖平放在架上,這些摩托騎兵邊行邊看邊記。
倫敦黑的士司機墨斯特發在其新書《每個人有一個故事》中介紹,當年為了考的士司機牌,曾經在市中心跑了9000英里。
華人司機黃先生說,記憶好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是如何鎮定自如去面對考官。每次的口試是一對一進行的,淘汰率相當高,是否能過關,考官一般是這樣答考生的:“你可以繼續去準備下次考試了”,意即考試合格了;“你應該去找一份比做司機更適合你的工作”,意即考試失敗了。
正因為黑的士司機牌難考,因此大多從業人員都樂業敬業。
筆者一位火車朋友馬克,當倫敦黑的士司機已有26年了,雖然年屆60,仍然心愛這份工作,他說。這一行規定每天工作10小時左右,由于工作彈性大,沒有約束,加上收入可觀,很少會有人辭工或者改行的。
馬克說,由于倫敦黑的士司機有著良好的職業操守,上至國會議員、法官、影視名星,下至國際游客、當地的居民,對司機們相當尊重,對該行業充滿了敬意。
馬克認為,倫敦黑的士司機贏得國內外人士的廣泛尊重,其中的秘訣是,和客人有良好的溝通。他說,當客人坐上車后,第一句問候語至為關鍵,尤其是遇上誤機誤火車的乘客,關切的語氣往往能驅散他們的旅途不快。
筆者最近由中國飛返英國,途中遇上4小時的誤機和行李失蹤的不快事,甫上倫敦黑的士,司機第一句話,這次旅途是否順利?當他聽完我們的申訴后,他說,這是一次人生的經歷,或者今年有好運出現。
幾句輕松、幽默的話語,令大家之間有了一次融洽的接觸,下車時司機說,祝您們一切順利。
即將到倫敦參觀、學習的中國人士,如果有機會,不妨乘坐一下倫敦的黑的士,希望你們和廣大乘客一樣,對倫敦黑的士留有美好的印象。
英國優越教育 你身邊的留學專家
相關咨詢請撥打400 666 1553(中國)0203 206 1211(
英國) 或發郵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國)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