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商之貴族篇
體驗一個國家的汽車文化,猶如打開它的歷史,需要滿滿的品味,慢慢的咂摸。沒有歷史的沉淀,所謂的文化也就失去了打開酒塞緩緩進入鼻子的深深的香氣。你還不能心急,需要慢慢的體驗一個國家的汽車文化,就是在體驗那沁人心脾的酒香。
當你坐在酒吧,會發現上好的蘇格蘭往往都是10年以上陳釀,這樣才有回味的感覺。體驗汽車文化,就如同品味蘇格蘭的威士忌,越是年頭久,越是回味無窮,久而彌香也源于此吧。
人們都說英國人傳統,對于一切古老的東西都表現出來難以割舍的懷舊情節。也許這就是英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吧。英國人愛喝酒,是世界上公認的,他們可以不去旅游,他們也可以放棄世間美味,可是他們不能沒有酒吧。當你踏上英倫這片充滿歷史回憶的島嶼的時候,你會發現好多的酒吧已經有很久的歷史,甚至是幾百年。雖然走進去一股各種濃重似乎積累很久的酒味撲面而來,周圍的設施也是簡單陳舊,可是人們仍舊是樂此不疲,因為這種文化才是屬于他們自己的,才是最真切的感受與表達。
北大西洋的不列顛群島有著全球最為悠久的汽車工業史,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英國一直保持著世界第二大汽車生產國的地位。時過境遷,如今英國頂尖品牌的象征:勞斯萊斯和賓利已各自歸入德國寶馬和大眾門下,被譽為“英國汽車教父”的MG羅孚集團成了本土品牌的幸存者。然后由于特殊的品牌效應,當人們提起勞斯萊斯,賓利,阿斯頓馬丁等等這些品牌的時候,我們首先想到的還是英國,盡管它們已經被其他國際品牌廠商所收購。由此可見,英國車隊的根基還是在英國。
在007影片中,為國家利益出生入死、代表英國愛國精神的詹姆斯·邦德終于更換了德國的寶馬,坐上了英國的阿斯頓·馬丁跑車。盡管阿斯頓·馬丁早已是美國福特旗下的品牌,但人們依然將她視為英國名車———一種后貴族氣質與新古典主義的產物。無論身屬何方,英國車似乎永遠都是英國車。為什么這一切無法改變?也許,這正是因為英國人為本土汽車留住了與眾不同的品牌根源性。英國和德國兩個國家在汽車領域的競爭,足夠可以說明英國品牌的根源性。在現代汽車發展史上,原產于英國的世界名車勞斯萊斯、賓利、羅孚、阿斯頓·馬丁、迷你、美洲豹等紛紛被國外汽車大廠所收購,在這些廠商中,最有激情,最讓肯大花血本的當屬德國人了。有人曾經做過這樣的比喻德國人就像鉑金,他們樸實,一絲不茍;而英國人卻像鉆石那樣高貴典雅。德國之所以對英國豪華品牌情有獨鐘,也許就是想在自己的鉑金戒指上鑲嵌一顆真正的鉆石。德國人的如意算盤成功了,也實現了提升自己品牌形象的愿望。
在豪車領域,德國的三大品牌寶馬、奔馳和奧迪卻根本無法取代英國的勞斯萊斯和賓利在金字塔尖的地位,盡管后兩者已經分歸寶馬、大眾,但他們的“根”卻不屬于德國,而是永久性的英國國籍——因為這英國之根牢牢抓地,擁有難以拔除的力量。這種根的力量就是英國汽車文化的濃縮,盡管這些品牌已經被外國品牌收購,盡管英國人自己不能掌控曾經自己引以為豪的汽車品牌,可是每當人們聊起勞斯萊斯,賓利等,都會不由自主,發自內心的聯想到了這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似乎英國人并不看重品牌的所有權在何方,他們只會津津樂道的告訴你,勞斯萊斯,賓利永遠是英國的象征,不難看出,除了強烈的“根”的歸屬情節,傳統主義也在深深的影響著英國的社會,英國的人民。如果走在街道上,尤其是小鎮的街道上,你總會何一些老爺車不期而遇,最酷的應當是60,70年代生產的勞斯萊斯以及mini cooper了。在一些節日或者只得慶賀的日子里,開上那些老當益壯的勞斯萊斯,車主們相約聚到一起。他們不為招惹大家的目光,他們只想喝酒續舊,聊聊這些愛車帶給他們的樂趣。走近這些勞斯萊斯老爺車,才發現雖然歲月的流逝似乎在車的外表留下了一些印記,不過,當你看到車主一絲不茍的擦拭著它們的發動機的時候,會發現,車前蓋底下竟然是一塵不染。英國每年都會有這種讓老爺車主們聚到一起的節日,這種懷舊情節也著實反映了英國汽車文化中的對傳統主義的追隨。不僅如此,如果你看到一輛車身顏色陳舊或者車身略有古怪的mini cooper在身邊咆哮并且風馳電掣般經過的時候,朋友,千萬不要大吃一驚,這個在英國是很平常的。請放心這車不會開著開著,會掉出個輪子,因為每部車每年都要進行年檢,安全不用考慮太多。可以說這回這種傳統主義已經深深的滲透到了英國的各個階層,人們會覺得開車這種老爺車是種驕傲,是自豪的,更多的人也在追求這種看似過時的傳統主義。
購車篇
初到英國,發現在這個擁有著幾百年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發達國家里,汽車普及早已經普及到各個階層的家庭。當然,有車家庭的經濟狀況不同,自然,車的層次也是各不相同。不管是在大城市,還是在小鎮上,馬路上的自行車道比較狹窄,尤其在小鎮,很難想象如果兩個人并排騎車,交通會擁擠到什么程度。人們出行選擇的更多的集中在私家車或者公交車。我生活在小鎮上,這里的公交車并不發達,線路單一不說,有的遠途線路等車就要消耗大把的時間。在度過了半年騎車上學、打工的的時光,我也開始盤算著買部車,過一把車癮。
學生買車,選擇的范圍更多的放在了二手車。當然,也有少數的人去車行買部嶄新的車回家,那么我們先談一談購買新車吧。買新車,和國內一樣,人們會去當地的經銷商的展示廳去選購,4S店是大家的首選。英倫三島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但是在每個郡,很多知名的、一般百姓會考慮購買的品牌,都設有多個4S店。比如VAUXHALL,TOYOTA, HONDA, FORD, PEUGEOT等等。每個4S店里都會設有金融服務中心,這里可以現場辦理貸款服務,甚至是0首付。不過前提就是,你要有良好的銀行信用,把你的銀行信用卡號告訴對方,通過和銀行核實之后,手續就可以按部就班的進行了。一般來說,當天就能把自己心愛的車開回家了。由于競爭激烈,加上英國汽車市場已經是處在成熟期,4S店也紛紛推出了各種促銷手段,不過和國內比起來,那里的促銷活動場面以及影響力就小巫見大巫了,畢竟英國人少嘛。通常會免費贈送1年-5年的免費保養,保險,或者MOT(車輛定期檢查,就是我們的年檢)等等。購車之后,4S店會非常及時的和消費者進行溝通,以確定車況已經消費者的滿意度。
聊過新車購買后,目光開始轉移到二手車上。二手車市場比起新車市場活躍了很多,吸引了學生消費群體的目光。建立在一個良好的信用體系的基礎上,購車程序就非常簡潔了。獲得二手車的途徑主要是通過廣告,有些車主直接在車窗上貼出“FOR SALE”的字樣,更多的信息是通過專業網站以近報刊上獲得。www.autotrador.com, www.ebay.co.uk ,是大家應用最多的購車網站,而各地的報紙上也會看有大量的本地售車信息,既可以是個人也可是公司登信息。找到自己滿意的車之后,就可以和車主聯系,進行購車了。
行車篇
英國的道路比較狹窄,大城市里還好,住在小鎮上的我深刻體會到了馬路的狹窄,大部分是單車道。如果去別的地方,可以選擇高速公路,和國內不同的是高速公路極少有收費的,每個地方都有高速公路連接。
英國的汽車文明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所以這里的行車很有禮貌。大家不會爭相空后的擁擠在路上,每部車都是按照順序行車。如果有車想要變道,只要打亮轉向指示燈后面的車就會自動的減速讓他先過,前面的車會打開雙閃,閃兩下以示感謝。如果想從十字路口轉彎向主路,基本上都會得到主路上司機的主動謙讓,絕對不會出現搶行的現象。英國的雨天較多,天氣略有陰天的時候,司機都會主動的打開車燈,提醒行人和其他車輛。
雖然有良好的汽車文明,嚴厲的法規,可是還會有人違反交通規則,如果被警察抓到,輕一點的是接受罰款,開張支票郵寄到警局。嚴重的就可能面臨上法庭或者指控了。我有一次晚上從諾丁漢開車回家,已經半夜2點鐘,歸心似箭,也就不自覺的加大了油門行使在鄉間小路上。在途徑一個村莊的時候,突然看到路邊有攝像頭的標志,可是為時已晚,被照了下來。心里大叫不好,果然,過了一周警局郵寄過來一封信,信里邊詳細的寫出了我的超速時間地點,以及周邊設有攝像頭的路段地圖,罰款70磅,好吧,交了吧。因為是周五,就打算周一去郵寄支票,沒想到周一又收到一封信,心中說DVLA發現我持有的是中國駕照,所以只能讓我上法庭,有法官來決定我的罰款。暈了,我超速還要上法庭,受不了了,以前聽別人說起過,可沒想到發生倒我身上了。離開庭的日子還有2周的時間,還好,在考試結束之后了。終于熬到了開庭的那天,朋友陪我一起到了法庭。法庭很正式,法官坐在上邊,不過沒有陪審團,呵呵,心里的緊張減少了一點。朋友坐在旁聽席,他是唯一的觀眾。在問了我是否承認我超速駕駛以及收入狀況之后,決定罰款70磅,訴訟費20磅,原來把我發落到法庭上是想多賺我20磅,自此開車越發的小心了。
英國道路的標識做得比較人性化,也比較詳細,所以只要手持地圖,看好了標識,一般很難走錯路。給我最大的感觸,是這里的車輛絕對的避讓行人,如果行車時發現前邊有自行車行使,而對面也有車輛行使過來,那么司機不會按喇叭,因為那樣會使騎自行車的人驚慌,甚至導致意外。后面的車也會隨著這部車減速慢行,等到對面沒有車,可以繞過自行車的時候,大家再按序超過。當然也有個別車輛不遵守秩序,其中超速行駛是最嚴重的。在這里,只要遵守秩序,會覺得比在國內開車安全很多。
騎士篇
提起英國的騎士,就不得不先一下英國的城堡,因為城堡以及那個時代的帝國造就了充滿歷史色彩的騎士。遍布在全英的城堡大大小小有幾千個,其中比較著名的有華威城堡,溫莎城堡,愛丁堡等等。在這些城堡種孕育了充滿傳奇色彩的騎士,伴隨著城堡的歷史,騎士的傳說也一代一代的在民間傳頌著。所謂的騎士,讓我們也自然聯想到騎士們的特點,行俠仗義,身受敏捷,不畏艱險等等。英國的汽車文化中,自然也少不了騎士精神的滲透?晌乙劦牟⒉恢皇球T士精神種英勇威武的一面,還有浪漫以及新騎士精神。這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多民族文化與英國傳統文化融合之后的表現。在英國的汽車品牌中,幾乎所有的品牌全軍覆滅,紛紛被國外的品牌所并購,從那之后,很多傳統的“騎士”汽車品牌都體現出了多元文化的集合,這些多元文化的集合開始逐漸被傳統的英國人所接受,接納他們融入到自己的汽車文化種。這就相當于聯姻,在和其他著名品牌結為連理之后,多元文化在新的作品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可以說,這些浪漫而又創新的舉動,給已經夕陽落山,暮氣沉沉的英國汽車業注入了一股強心劑,讓這個曾經實工業革命的發源地,迸發除了新的汽車青春。有些成為了流行時尚,有些則成為了經典,不管成為了什么,有一條確實是亙古不變的,它們已經引領英國汽車文化,走在了世界的汽車發展的前沿。
在我們仔細發掘英國汽車文化的過程中,不難體會到,融合在這個社會中起到了推動歷史向前發展的巨大作用。傳統的英國人是比較保守的,他們似乎還生活在那個日不落帝國的時代,英國的大眾并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品牌成為其他品牌中的一員,可是這些已經成為了既成的時候,英國人表現出來了對于來自不同國度文化差異之間包容,使得這些異性元素較好的融合到一起,讓原有的已經敗落不堪的老汽車品牌重振雄風。
騎士的代表非阿斯頓·馬丁莫屬。在我的記憶中,只是在英國倫敦的唐寧街偶遇過兩回,在它經過身旁的時候,聽到的聲音比較低沉,絕對不是法拉利跑車發動機尖利的發動機叫聲,它的聲音聽起來比較含蓄,收斂。這也似乎體現了英國人的良好傳統-謙虛。藏在車內部的心臟卻是異常的強有力的,能把豪華的跑車性能展現的淋漓盡致。當然在城市街道,不是它一展伸手的好地方。只有在狹窄的蘇格蘭林間小路上方能體現出它的穩健。
英國優越教育 你身邊的留學專家
相關咨詢請撥打400 666 1553(中國)0203 206 1211(
英國) 或發郵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國)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