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進行友好訪問、技術考察、探親度假、留學深造、進修講學、談判經商等,都要暫離國土,可稱為“出國者”。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除了興奮和緊張之外,恐怕一很少有人會想到出國對健康可能潛伏著危險的因素吧?
其實,任何一項國際旅行都會遇到威脅健康的各種情況。除了交通事故外,通常碰到的有:時差的影響、環境的影響、污染食品和飲水的危害、節肢動物的威脅以及其它種種有害因素。
高速飛行帶來的時差劇變,以及對睡眠與正;顒右幝傻母蓴_,會使生理節奏失調。因而可能出現精神緊張、消化不良、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疲勞與失眠。南北半球間旅行穿越赤道,在數天或數小時之內,突然經歷四個季節的氣候變化,常常會使體溫調節紊亂,出現上呼吸道感染。
環境的變化對健康的影響更明顯。溫熱和潮濕常會使人感染腳癬或其他真菌皮膚病。在干旱地區因吸入或吞咽大量灰塵而出現惡心嘔吐……降低呼吸道抵抗能力。熱帶淡水河流及湖泊中因可能存在能穿過皮膚的幼蟲而使人患血吸蟲病。在骯臟的溫水池中游泳可能會染上致命的原發性阿米巴腦膜炎。到高原地區,可因空氣稀薄,而引起缺氧等高原反應。對于這些情況,出國者都應當心中有數,出發前盡可能正確、全面地了解掌握即將前往、途徑:停留國家(地區)的環境情況資料,或及時前往國境衛生檢疫機構接受咨詢,以便采取針對性的個人預防措施。
全世界各地都存在不同種類的病源昆蟲,如蚊、蠅、虱等,對旅行者都有威脅。例如:按蚊能傳播瘧疾,亞非拉地逸的伊蚊能傳播黃熱病和登革熱,自鈴可傳播黑熱病,伊蚊、庫蚊、按蚊和曼蚊都能傳播絲蟲。缓谙壞軅鞑ン次步z,蟲病,采采蠅會傳播令人生畏的非洲錐蟲;跳蚤傳播鼠疫和潛蚤;虱、螨、蜱能傳播斑疹傷寒、回歸熱。被節肢動物叮咬或與其接觸,開始會引起瘙癢腫痛等不舒服感覺,有時還沒有意識到,就可能已染上了疾病。
出國途中,食用遭受污染的食品和飲水后常能染上霍亂、菌痢、阿米巴痢疾、賈第蟲病、傷寒副傷寒、沙門氏菌病,肝炎、蠕蟲病等。一般說來,由于各主權國家的嚴格監督和管理,船舶、飛機上提供的食品、飲水應當認為是安全的。工業發達國家亦能向旅行者提供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和飲水,這方面的主要威脅來自不發達國家。世界衛生組織在最新版的《國際旅行預防接種要求和對旅行者的衛生建議》一書中提出一些旅行者應注意的事項,其主要內容是:
(1)勿喝衛生狀況不明的水或牛奶;
(2)勿吃生的食物(可削皮的水果和蔬菜除外);
(3)勿吃未經消毒的生蔬菜或冷拌菜;
(4)肉食和魚要完全煮熟,禁止吃生魚肉或生貝殼(在一定季節有些魚和貝殼即使煮熟后仍會含有害的生物毒素);
(5)勿吃來源不清:無衛生保障的冰淇淋和冰塊;
(6)勿在可能受污染和各種病媒昆蟲污染的水里趟水、清洗和游泳;
(7)盡量回避接觸動物,不要進入自然,疫源地。
由于當前國際上不少國家艾滋病肆虐橫行,出國旅行者還必須掌握一些有關艾滋病的防治知識。染上艾滋病多數是因為與艾滋病患者或者與帶毒者發生性關系所致。也有因使用被艾滋病毒污染過的注射器輸血或因皮膚破損被感染所致。偶爾的接觸是不會感染艾滋病的(如坐在一起,同開一輛車或一起工作等)!也不會因為昆蟲叮咬而被染上艾滋病。艾滋病也不會因為握手、共同在一個游泳池里游泳、乘公共交通車、共同進食、擁抱、咳嗽、打噴嚏等原因被感染。究竟怎樣避免在出國期間染上艾滋病呢?首先要自重人格,抵制性的誘惑,不與.妓女發生性關系,甚至偶爾的接觸。即使在宣布沒有艾滋病的國家也不要與妓女來往,因為你不可能從表面了解一個人是否已染上艾滋病。當然,更不能在國外搞同性戀,同性戀極易感染艾滋病。當旅行在國外時,有可能會遇到意外的事故傷害,這種傷害有時需要輸血,應盡量避免或推遲輸血。如果必須輸血,你的出國同伴有責任要求醫院保證所用的血是經過檢驗的,沒有艾滋病毒。在國外應盡可能避免注射治療,如果必須注射時,要保證針頭和注射器是經過嚴格消毒、直接從消毒包帶取出來的。如果需要使用刺破皮的器械,如在皮膚上挑泡的針、針灸針、刺破耳朵的針以及牙科器械甚至剔牙的牙簽都必須經過消毒,不要隨處亂放,以免使用時病毒進入血液而造成感染艾滋病的危險。
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專家指出,各國衛生當局和旅游機構對進入國境的人有責任事先提供有關注意事項,確保他們的膳宿和生活達到規定的衛生標準。而出國者也應主動了解當地的衛生情況和危險因素,謹慎地保護自己的安全和身體健康,免遭疾病的侵襲。
相關咨詢請撥打400 666 1553(中國)0203 206 1211(
英國) 或發郵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國)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