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格蘭北部海港小鎮格里姆斯比,一艘退役軍用駁船停泊在一排高高的鐵柵欄后面,70名無工可做的意大利工人正在船上消磨時間。
這些意大利人是被雇來擴建附近一家煉油廠的。在過去15年里,這種情況很平常,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在這段時期內,英國大量借助外國公司和工人的力量,推動了經濟顯著繁榮。但最近,在英國工人提出抗議后,這些意大利人在駁船和工作地點之間要乘坐巴士往返,要由保安帶回到船上。
周三,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在美國國會發表講話,表達了反對保護主義的論調。但在經濟衰退正在深化的英國,英國人對全球化的情緒似乎正在發生動搖。上個月,全英國大約有2,000名發電廠和煉油廠工人未經工會同意舉行了罷工行動,這小批意大利人成了罷工的焦點。他們傳遞出的信息是:英國的工作給英國人干。
在Jolly Miller酒吧,在一家煉油廠做管道安裝工的英國人伯恩斯(Billy Bones)說,如果你失業在家,面對一屋子等著吃飯的孩子,而正有一家發電廠在建設,那么你當然不愿意看到外國工人搶了這些工作。
英國目前遠沒有出現普遍的仇外風潮。但在這樣一個以對外國勞工和投資敞開大門而自豪的國家,人們的內心正在發生變化。
英國政府實施的銀行救助計劃要求增加國內的貸款。公眾本來就對出售英國郵政機構大筆股份的計劃不滿,而輿論稱有兩家外國公司(分別是荷蘭和丹麥企業)可能會成為買家,這更讓英國人怒火中燒。據民意調查機構Ipsos MORI說,在最近進行的調查中,這個月移民問題超過失業,成為排在經濟和犯罪之后的英國人關心的第三大問題。
所有這些給長期支持全球化的布朗提出了如何平衡的艱巨任務。周三他在美國國會發表了講話。美國國會最近提出將“購買美國貨”的條款加到總規模7,87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里,此舉在世界上引發了對全球貿易的擔憂。布朗反問道:我們是不是應該屈從于通過逐底求得競爭力和實行保護主義呢(歷史告訴我們,保護主義保護不了任何人)?不。我們應該有信心認為,我們能夠抓住前面的機會,讓未來服務于我們。
2008年四季度,英國失業率達到6.3%,而經濟繁榮期時的低點是2005年創下的4.7%。經濟預測機構IHS Global Insight預計,到2011年初,英國失業率將高達10.5%。
政府數字顯示,2008年四季度英國的本國工人人數為2,700萬人,較一年前減少了234,000人,而外籍勞工人數增加175,000人,達到240萬。
在這樣一種形勢下,一些本來看似平常的行為如今在某些群體中間卻引發了強烈不滿,比如近期政府將一個建造和維護高速列車車隊的合同給了一家日本人牽頭的財團。在英國最后一家機車制造廠所在地德比市,市議會成員萊克斯頓(Bob Laxton)稱上述舉動是“一項不明智的決定,它讓日本人有機會進入英國市場”。英國政府稱,機車的某些部件將在英國制造。
過去十年來,布朗所在的勞工黨一直致力于延續前任政府在消除投資和外資所有權障礙的努力。據聯合國貿發會議(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的數據,2004-2007年,外國投資相當于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7.4%,而美國、德國的這個指標分別是1.4%和1.6%。
在這輪勞工黨執政時期,由于較易獲得工作簽證和其他手續,進入英國的外籍勞工增加了兩倍。目前歐盟只有三個國家允許歐盟10個新成員國(多為東歐國家)的工人前往打工,英國就是其中之一。
眼下,布朗政府正試圖通過向國內產業注資和為貸款提供擔保等措施應對眼下的經濟下滑,但政府并未提高市場開放的門檻。盡管布朗明確表示英國銀行業需要向本國經濟領域注入資金,但他在最近接受采訪時表示,他不希望這變成一種保護主義的做法。
英國的任何保護主義做法──諸如“購買英國貨”──還將遇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一個制造業僅占經濟總量14.3%的國家,已經沒有多少東西可保護。1995年時這個比例是21.6%。舉例來說,現在英國幾乎沒有生產玩具或消費電子產品的廠家,也沒有英國人是東家的大型汽車廠家。
在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制造業占經濟總產出的比重是24%。不過,美國的比重比英國還低,只有11.7%。
在現代社會,保護主義的做法也不是容易的事,各國都加入了這樣那樣的貿易團體,比如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和歐盟。自1995年以來,歐盟成員國的公民在15個成員國享有平等的申請就業的權利。
英國上個月說,2008年四季度有104,000人失去工作,是1995年有可比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政府拿出數十億資金用于救助計劃的時候,一些納稅人要求將錢用在本國。位于伊明赫姆的Oliver Construction Ltd.的負責人奧利佛(Trevor Oliver)說,錢當然應該留在英國。你不能是全球一個大家庭,你應該照顧自己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