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發(fā)展中國家的老百姓紛紛把購買一輛汽車作為生活改善的標志時,西歐國家近些年卻興起了自行車熱。人們?yōu)榱朔N種原因拋棄使用汽車:避免交通堵塞、減少尾氣排放、或是鍛煉身體,等等。英國《獨立報》公布一項最新調(diào)查表明,就連自行車普及率在西歐國家中排名靠后的英國,這幾年也興起了大規(guī)模的“自行車革命”。
這項調(diào)查顯示,在過去5年里,倫敦的自行車使用率增加了50%。如今,倫敦人每天有45萬次出行活動是依靠自行車完成的。而在覆蓋英國城市和鄉(xiāng)村的約9000公里“全國自行車專用道網(wǎng)絡”上,每天進行著約2.32億次出行,這一數(shù)字比去年上升了15%。英國“可持續(xù)發(fā)展交通組織”指出,在過去的很多年里,英國使用自行車代步的人數(shù)雖然每年都有所增加,但漲幅一直不大;這幾年,騎車一族卻出現(xiàn)了跳躍性的增加。
盡管出現(xiàn)了快速的增長,英國依然是西歐國家中自行車使用率較低的國家:自行車的使用率只有2%。在自行車最為普及的荷蘭,自行車的使用率達到了27%。
在英國,人們把自行車專用道稱作“無擁堵道路”。專家指出,很多因素促成了更多的人在出行時選擇自行車。一些人覺得騎自行車讓他們保持健康,“感覺很好”。有些環(huán)保主義者出于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的考慮選擇了自行車這種“綠色交通工具”。還有一些大城市的居民,發(fā)現(xiàn)比起開著私家車擠在車滿為患的公路上,騎自行車更快、更便宜、也更令人愉快。一位已經(jīng)騎了44年自行車的牛津化學工程師說:“騎自行車讓我感覺自己年輕了10歲。有一篇報道說,經(jīng)常騎車的人能多活15年呢。而且,騎自行車多自由:不用擔心擁堵,也不用管公交車專用道。至于安全嘛,不管你信不信,騎車可比坐車安全多啦。”
城市的發(fā)展使公路交通和軌道交通越來越陷入困境。據(jù)統(tǒng)計,如今在倫敦,乘汽車或城鐵出行,每小時平均只能走不到10公里。倫敦人對城市軌道交通的滿意度不過44%,對公共汽車的滿意度只有37%。而在去年7月7日倫敦城鐵和公共汽車遭恐怖襲擊之后,有一段時間,騎自行車出行的人數(shù)增加了20%。為此,倫敦市交通管理當局鼓勵人們使用自行車。交通局的一位發(fā)言人說:“自行車是一種快速、健康和方便的出行方式。現(xiàn)在,倫敦的軌道交通已經(jīng)滿負荷運載,投入更多的公交汽車也不太現(xiàn)實,所以,解決倫敦未來的交通問題,需要依靠自行車!
但是,自行車代步運動組織指出,政府對自行車道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yún)s“極端”不足,這導致城市里騎車人與開車人搶道的現(xiàn)象上升了。去年,倫敦有328名騎車人因交通意外喪生或嚴重受傷,在全國范圍內(nèi),這一數(shù)字達到了兩萬。交通管理當局發(fā)現(xiàn),一方面,駕車人對騎車人隨意闖紅燈怒火中燒,另一方面,騎車人對那些野蠻駕駛的開車人也感到心驚膽戰(zhàn)。
自行車代步運動組織指出,這是政府對自行車專用道建設的投資不足造成的。盡管工黨政府宣稱從1996年到2012年要將全國騎車一族的人數(shù)增加3倍,但是英國政府每年在自行車基地設施的建設和培訓上的投資人均只有1英鎊,而歐盟的平均水平是人均5英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倫敦計劃增加對自行車專用道的建設投資,計劃在2010年的時候,使倫敦的自行車專用道達到500公里。
為了緩和騎車人和駕車人的矛盾,交通當局還決定加大宣傳的力度,在要求騎車人嚴守交通規(guī)則的同時,也要求開車人尊重騎車人使用公路的權利。一位自行車代步運動的倡導者認為,在英國,自行車革命是從草根層開始的,政府推廣自行車的政策是被像倫敦這樣的大城市里人們使用自行車的風氣策動的。他指出:“英國仍然缺乏自行車文化。人們依然認為,如果要騎自行車,就得準備一套特殊的行頭,還要花大價錢買輛豪華的自行車,他們還沒有將自行車作為購物、上學或是上班這樣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關咨詢請撥打400 666 1553(中國)0203 206 1211(
英國) 或發(fā)郵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國)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