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子里對物流的討論實在是很多,我一直很反感現在炒作物流的現象,也不主張不了解物流的人去讀物流。但可能有很多人對物流有許多誤解,搞得許多已經在讀物流的人都心神不寧。我不是專家,但希望談一些自己的看法,讓大家對物流有些清晰的了解。
以下是摘錄的一個網友對物流的看法:
【jade1115的發言】:現在的讀物流就象之前的讀電子商務的,而國內不少所謂物流公司其實就是運輸公司。 對,我做過一個法國企業的物流,管料管倉庫,受財務總監的管。你說有多大出路?而且土就別說了,沒必要花大錢去讀專門的洋文憑。
climber的回應:
[回應 jade1115:1606066]我現在就在學供應鏈和物流,對你的說法我不敢茍同。
如果我說做銀行的就是坐坐柜臺,給人存款提款,沒多大出息,你會同意嗎?但實際上銀行的員工大部分還是柜員,真正搞投資分析,資金管理的人能占多少?都是機械式的工作 ,前者就因為是在office工作 ,是在裝滿大理石的銀行工作 而高人一等,后者就是因為在倉庫工作 而矮人一頭?
如果我說做IT的就是給人寫寫程序,修修電腦,數據維護,整天看著電腦,你會同意嗎?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個大型軟件的開發負責人?
如果我說做財務的就是天天給人記帳做出納,抄帳本看數字,你會同意嗎?但又有多少做財務的能真正參與到一個企業的決策中去呢?
如果我說做律師的就是天天管些雞毛蒜皮的民事案件,或是吃力不賺錢的刑事案件,你會同意嗎?但又有多少律師能在經濟案件中一展身手呢?
你做的管倉庫管料是物流,這沒錯。但這種工作 本科畢業做就夠了,甚至高中畢業,只要英語好一些也能做。換句話說,這只是物流里的低層次工作 。
大眾的心理總是愿意看到一個事物的好的方面然后再把它量化到各個方面。錯誤的看法就是這樣形成的。
講個故事:蘇軍在二戰中取得斯大林戰役的勝利后,向西長驅直入,直奔希特勒的老巢-柏林而去。但眼看就要大功告成的時候,蘇軍突然停止前進。面對節節敗退到德軍,蘇軍反而后撤很長一段距離(具體記不得了)。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蘇軍的后勤補給跟不上了。如果你問十個軍人,什么是軍事作戰中最重要的?里面有一大半都會說是后勤(雖說這是個比較土的詞)。軍事中的后勤供給就是物流的雛形,Logistics這個詞就是來源于二戰中美軍用來管理配置后勤補給的系統。
進入21世紀,物流的概念已經遠遠超出了它原先的內涵和外延。現在告訴你現代供應鏈和物流究竟是干什么的。供應鏈和物流服務對象是實實在在的有物質移動的企業的,其中以制造業和零售業為主。這是一門科學,以企業間戰略關系整合和高效的物料移動儲存系統為載體,目的是降低一個企業的運作成本,提高一個企業的競爭力。(我自己的看法)
說到降低成本,很多人可能會想到裁員,但現代制造業和零售業的產品的成本結構中,只有10%是人工(direct labor),35%是一般管理費用(overhead),而55%是物料相關的費用(materials),這里面就包括原料費用和物料生產移動儲存的費用,而這就是供應鏈和物流主要瞄準的對象。moreover,通常一個高效的供應鏈的物流系統也會在labor和overhead上有相當比例的成本降低。當今社會,市場對于產品的價格、時間、質量和個性化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這種市場壓力下,沒有一個企業會輕視供應鏈和物流在“降低成本”這個核心策略上的作用。WAL-MART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因為它高效的供應鏈。但像其他行業一樣,實際運作這個供應鏈物流系統的人大部分還是在做比較低層次的機械式工作 ,但這些低層次工作 隨著技術的發展會逐步被淘汰(工人們可能會罷工,呵呵)。
然而,對于我們出來學習供應鏈物流的人來說,我們要研究的是整個供應鏈的設計和管理、系統的整合、企業資源管理、庫存管理、工業工程技術、項目管理、產品發展、物流配送、倉儲與包裝、運輸技術、成本控制、評價系統等領域,以及與之相交叉的金融財會、組織行為、市場、法律、貿易、品質管理等方面的知識。這才是供應鏈和物流真正研究的東西
當今社會是一個建立在物質流動上的社會,知道這個流動的成本占GDP的多少嗎?日本是8%,美國是10%,中國是13%。日本的物流控制做得最好,所以日本的物流總體成本占日本GDP的比例就低,整個日本社會的運作效率就很高,日本的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就占優勢,這也是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體現。所以中國政府要發展物流。
其實我們現在提的“物流”概念還是存在誤區。大家都說物流,很少提供應鏈。而在西方國家,供應鏈才是非常重要的。那什么是供應鏈管理呢?簡單來講,比較像我們國內說到的“采購”的作用,但采購只是面對第一層的供應商,而供應鏈管理是負責整個鏈條里的供應商。現代社會的企業之間的競爭,其實就是是供應鏈和供應鏈之間的競爭,比如通用和福特的競爭其實是通用的供應鏈和福特的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在這其中就有許多理論和工具去合理化挑選、配置和設計供應鏈,其中涉及到的不只是技術問題,與政治、文化、地域差異也是有關系的,我在這兒就不詳細說了。所以光是在這一塊,學物流的畢業了就有廣闊的職業前景,但對于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也非常高。
現在的西方企業運作的方式還是習慣于把供應鏈管理和物流剝離開來,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還是由企業的最高決策層或是一個專門的管理團隊來centralize。然后各個SBU(strategic business unit)的就負責和已經簽約的供應商商討進貨物流的詳細事宜。但最新的趨勢是把權利下放,讓SBU既能選擇供應商又能管理物流。這兩種做法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至于前景如何還有待觀察。
有了供應鏈,我們再來看物流。除了供應鏈管理的就業方向外,在物流這一塊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制造類、零售類企業的內部生產物流管理。這一塊其實是和生產部門有關系的,是整合在整個企業的決策系統里面的。知道MRP、MPR2、ERP嗎,生產物流就是整合于這些企業資源管理軟件中重要的一部分。生產物流要從供貨商進貨,保證企業生產的正常運行,但同時又不能保持太高的庫存水平。光是如何找出一個合理的庫存水平就要涉及到一個企業的最高策略、市場預測、生產能力等因素,一系列的數學模型都運用于其中。jade1115說到的管料管倉庫就是屬于生產物流,但很遺憾這只是最基礎的屬于操作型的工作 ,只需要按軟件提示做就可以了(如果她的公司使用MRP或是ERP的話)。但至于這么一套管理系統是怎么設計出來的?里面的成本是怎么算的?里面的原理如何?這樣做能省多少錢?節約多少勞動力?靈活性有多少?這恐怕就是你們的CEO要關心的事情了。而制作這些軟件的都是哪些公司呢?大型企業的EPR:德國的SAP(超大型企業管理軟件的巨無霸),美國的CAI(SAP的主要競爭對手),SSA(不容忽視的力量),Oracle(這個應該知道了,但在這個市場里只能算是個小弟弟了),還有微軟也開始已經著手進入這個市場了。中小企業的ERP:IBM的廣告算是做得很響亮了,用友、金蝶是做財務軟件起家的,也算做的不錯。但如果這些公司不懂供應鏈和物流又怎么來做這些軟件呢?所以這是又一個學物流的真正有價值的工作 機會 。
生產物流還包括原料和成品的運輸,也就是許多貨運公司稱為的shipper(貨主),至于連鎖超市的內部物流就更加復雜了。所以生產物流絕不是這么簡單的。在一些近來到warwick招聘的英國 制造類公司(Rolls Royce, O'real,Caterpiller等)的介紹材料中,大家在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me里都會發現logistics這一項。就是在一些咨詢公司的資料里,你也會發現供應鏈和物流的業務項目(比如:accenture等),這就又是學物流的一個就業方向了。所以真正成熟的制造類、零售類企業需要物流人才。
物流的第二塊就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的天地其實很廣闊,從產品、半成品或原料離開工廠一直到送達顧客(包括最終客戶和供應鏈客戶)的手里的過程其實都是第三方物流能涉及到的。有許多公司把這些企業外的物流和配送做成了inhouse,但更多的公司或者說趨勢是outsource logistics function。這些公司outsource物流不只是為了把運輸問題解決了,他們還希望從第三方物流公司那里得到專家的指點,希望能把3PL的服務、技術和系統整合到自己的公司系統中從而降低公司的成本。這才是3PL發展的最高境界。
提到第三方物流,是不是有的人想到了皮包公司?那我告訴你什么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公司:UPS,FEDEX,馬士基物流,中遠物流等所有把自己稱為物流公司的公司。因為這里面魚龍混雜,泥沙俱下,所以很多人對物流公司的感覺都不好。事實上,國內的物流公司(包括外企在內)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原來做傳統運輸、快遞行業和運輸代理的。過去的2年中,這些公司紛紛“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數萬樹梨花開”一般把自己公司的名字改成了物流公司,但實際上公司的主要業務還是傳統的運輸項目或是貨運代理,并沒有把物流這個概念中其他的重要因素引進來,特別是“成本”這一塊。這其實還不能怪這些公司,這和中國的一些制造類零售類企業是有關系的。由于歷史原因,中國的大部分制造類企業都是國有企業,“供應鏈和物流”這個概念并沒有在這些企業中展開。國外的物流概念是從制造類企業發展開的,然后再改變了傳統運輸行業公司的概念。但中國卻是運輸行業公司都把嫁妝準備好了,可新郎官(制造企業)還遲遲未到。說道底這是和中國的體制以及市場開放程度有關系:中國的國際運輸市場早就與世界接軌了(特別是航運業),但國內的制造業市場卻是逐步放開的,就拿汽車來說,現在進軍中國市場的國外汽車品牌都是和國內企業合資的,這是一個國家保護國有企業的政策,但同時也減緩了國外先進的管理概念輸入中國的制造類企業。
那么在這么長的時間里, 國內的制造類巨頭都在怎么做他們的物料運輸的呢?這就涉及到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國內雖然第三方物流不發達,但第四方物流卻很流行。由于篇幅原因,這兒我就不詳細說了。
[1]
相關咨詢請撥打400 666 1553(中國)0203 206 1211(
英國 ) 或發郵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國)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
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