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打工對于出國留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經歷;蛘邞撜f打工本身,對我們年輕人來說,就是不應缺失的。遺憾的是,在中國的大學校園里,好像只有真正經濟上有困難的同學才會考慮打工。像前面說過,我的大學四年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所以說起在英國的打工,我一直覺得是一堂上晚了的必修課。
英國的生活無比單調。我見過不少過來的學生,課堂,圖書館,宿舍就幾乎構成了生活的全部,閑來無事的時候,就在宿舍里睡覺,下載電影,打游戲。研究生九月份開學,第二年的七八月大部分人就回國了。我常想,我們花了幾乎是父母一輩子的積蓄(當然,高官和富商們不算在內),換來的就是這樣蜻蜓點水般的一次異國之旅,這是否值得?在我,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打工首先是對語言的鍛煉。在校園里,聽到的英語大多是BBC English,發音標準,表達清晰?缮钪芯臀幢亓耍貏e是我所在的城市愛丁堡,蘇格蘭口音的農村英語簡直令人嘆為觀止!偏偏他們自己還特別自得,一點也沒有要糾正自己發音的意思。我曾在一家鞋店做售貨員,經理就是個典型的蘇格蘭佬,開始他十句話里我只能聽懂三四句,后來在一起做事久了,連蒙帶猜能搞定七八成。由于鞋店的位置是在最市中心的皇家大道上,每次愛丁堡有什么盛事我們都能看個熱鬧。05年八國峰會的時候,很多記者在門前跑來跑去。
有一次,一位美國同行(我在國內也是記者)過來采訪,經理接待了他?蓱z的美國人被經理的蘇格蘭腔搞得一臉茫然,不停的說,你說什么?再說一遍好嗎?后來我實在看不過眼,就給他們充起了翻譯。臨走,美國人自嘲的笑道:“我們兩個說的是同一種語言,可卻需要一個中國女孩子翻譯才能互相溝通!毕胂氪_實夠詭異的。但是話說回來,等到連這樣的“方言”都攻克了以后,看個英文電影,聽個英語新聞簡直就是小菜一碟了。
再有就是見聞的增長。英國有一種職介,主要是承辦各種宴會的。在那里注冊了以后,有工作他們會通知你,然后自己選擇去或不去。這是我特別喜歡的一種工,因為很靈活,有自己選擇的余地,而且有意思。還記得第一次去上工的時候是服務一個婚禮,飯前放了一段幻燈片,是新郎新娘從小到大的照片以及他們相識的歷程。
新郎作了一段很動人的演講,包括他第一次看到新娘是如何的驚艷,后來的相處中又是如何的慢慢發現她是自己“靈魂之伴侶”(Soul-mate)。新娘的父母聽著聽著就感動的哭了起來,氣氛極其溫馨。反觀國內的婚禮大多由司儀操辦,新郎新娘像兩個漂亮木偶被人擺布?v然奢華,卻總讓人感覺少了點什么。大多數時候職介安排的都是服務一些高級宴會。燕尾服,晚禮服,到處珠輝翠耀,衣香鬢影。對我來說,這也是個難得的機會,得以一窺西方上流世界的一點風光。
打工最重要的收獲不在于掙錢,而在于鍛煉了一種生存能力。留學生學管理的很多,打工就是實現自我管理的一個好機會。我也見過有人為了打工荒廢了學習,重修浪費時間又得多交學費,可謂舍本逐末,得不償失。如何在打工和學習,打工和生活,甚至一份工和另一份工之間找到平衡點,也是一個很有挑戰性的問題。還有心態的調整。
資本主義社會也不是人人紳士淑女,特別是打工中接觸到的,大多是低素質的人群,爛人數不勝數。還是前文說的那個鞋店,我在那里做工的時候,另一個售貨員就偷過我的錢;以前做過的一份清潔工還拖欠過我的工資。這些事情都得自己去解決,而這解決的過程也教會了我很多。記得我去到市民意見辦公室(Citizen Advice Bureau),通過他們要回被欠工資的時候,突然就想起了以前做記者時接觸的農民工討要拖欠工資的報道。剎那間,心里潮起了一點點“悲壯”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