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成立首批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MPA) 授予點以來, 我國公共管理學科發展迅猛。在這一浪潮裹挾下,大量學生、學者、相關工作人員紛紛走出國門,取法西方。其中最引人注目、同時也是最廣泛流行的當屬美國公共管理專業碩士。
公共管理作為一門學科,其研究目的就是將公共管理從混亂、狹隘的經驗主義的困境中解救出來,使之建立在堅實的科學理論基礎知識之上。從現實意義上講,公共管理的首要任務就是揭示哪些事情是政府可以做并且做得好的;其次,要尋求方法將這些政府該做的事以最高效的途徑做好。基于這一目的,美國公共管理學科主要推崇三方面的理念:培養專業化管理人才 (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務精神 (public service),強調實踐和操作 (practice) 。其中,注重實踐又成為公共管理學科區別于傳統人文和社會學科的重要價值理念。
在美國,許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勵教師和學生模擬項目運行、參與社會實踐,謀求政府實習機會,甚至要求兼職的學生結合工作實際寫策論。一些院校還打破學術傳統,開始招聘有豐富管理實踐經驗的實踐教授 (Professor of Practice), 以加強對學生的實踐認知力和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在課程設置上,公共管理學科重要的課程包括公共管理的理論、操作,組織行為和領導力培養;政治法律制度介紹;地方政府和經濟發展 ;這三類課程可歸納為一般意義上的公共管理基礎課。與之相關的課程還包括:預算與財政、研究方法、經濟分析、健康與人力資源服務、公共住房、安全和外交事務、勞動關系、 發展管理 、計算機信息系統 、 政治與媒體等。 其余各個專題的課程, 基本與美國聯邦、州和地方政府部門的功能對應。有些院系很大,課程很雜,如哈佛的肯尼迪學院,一個學院就有170 多門課。
截至2006年,根據彼德森(Peterson’s)指南,美國共有300余所公共管理院系,240余個公共管理方向,80余個公共政策方向。不同學校側重不同,比如Syracuse傾向培養政府官員,其課程以政府所面臨的問題為主。而U.C.Berkeley和Princeton分別注重不同政策(policy)研究, 例如婦女問題究竟較佳解決方法是什么,如何解決貧困問題、種族問題等等。同理,不同的研究領域也面臨著各異的就業方向。
一般來說,公共管理碩士(MPA/MPM)大多從事一些行政管理的工作;而公共政策碩士(MPP)往往從事政策研究分析的工作;一個臺前一個臺后。就業分布大致為:三分之一聯邦政府,三分之一州、地方政府;三分之一非贏利性機構。然而,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一分布主要是針對美國本土學生而言。對于國際學生,需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雖然,美國高校都有獨立的career officer 對全校開放,公共管理學院也有各自的career service,但無論就業、出國,任何競逐更需要積極、清醒的自我意識。曾經有個美國朋友客觀地說:企業是不會拒絕公共管理學位持有者的,不過,這得看公共管理專業畢業生能不能拿到面試機會了。盡管美國的聯邦政府的就業機會只對美國公民敞開,公共管理專業畢業生仍然可以謀求其他政府類/非政府類機構、贏利/非贏利性機構職位。甚至,這個范圍不應單單局限于美國機構,我們完全可以將名單擴大為一切駐美機構、組織的一切分支、部門。這其中還可以包括中國各級政府、企業、民間組織等等。其實,如果希望在美國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那么選擇的思路需要盡可能地寬闊。只要有所用心,一切可以調動的人力、物質資源,經過幾年的學習、積累,一定能為成就夢想提供最終的支持與幫助。
篇幅所限,只能就美國公共管理專業勾畫一個粗略的輪廓。正如一所公共管理學院成功與否,不在于其課程是否繁復,而在于這些課程是否凝聚在公共管理的核心理論周圍、是否服務于核心理念;一個人的海外求學之路能不能算得上有所成,同樣取決于留學的核心目的與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