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緒化,出生在當陽一個普通的農戶家庭。2000年進入大學至今,11年的求學生涯,他沒有找家里拿過一分錢。他獲得的獎學金和勤工儉學得來的費用,一直支撐到他進入哈佛大學。今年7月,年近而立之年的他,成功獲得哈佛大學醫學院何志剛博士研究組的博士后職位……
??普通農家走出高材生
??提起王緒化,當陽河溶鎮王家洲村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對于這樣一個村落,可能還沒有人聽說過“博士后”,在他們看來能完成本科學業已經是子女們不錯的選擇。
??王緒化的家庭再普通不過了。父親王森林和母親劉旺梅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里還有一個比他小6歲的妹妹。農閑時,父親利用幫鄉親們剪頭發補貼家用。母親幾乎承擔了家里所有的農活和家務。
??父母兩人是從電話里聽聞兒子獲得博士后職位的。哈佛,對他們而言沒有太多的意義,只是曉得,那是所美國的好大學。
??王緒化的舅舅介紹,王緒化大學以前的學業很一般。在王家洲村讀完小學,然后進入河溶鎮念完初中和高中。外甥一直偏科,理科成績比較好,也比較討理科老師喜歡。高考那年,王緒化并沒有順利進入大學。之后復讀一年,2000年9月,他考上了湖北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
??讀大學沒找家里要過錢
??大學里,他申請了助學貸款。獎學金和平時勤工儉學的費用,成為了他大學生活的唯一來源。家里還有妹妹上學,他還多次將部分獎學金寄給家里。
??2004年,王緒化本科畢業,他想考研。當時,中科院上海研究所門檻較高,卻免收學費,每個月還有1000多元工資,科研環境也很好。為了減輕家里負擔,他報考了中科院上海研究所,順利錄取。2007年,完成研究生學業的他申請到了美國幾所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其中,佛羅里達大學給出了四年的校長獎學金。
??2007年8月,王緒化來到美國奧蘭多攻讀化學系的博士學位。高額的獎學金足夠他在美國的開銷。讀博士期間,其發表了三篇第一作者的文章,五篇和同事合作的文章。其中一篇以第一作者署名的論文發表在化學類知名雜志《美國化學會會刊》上。這些成就,為他進入哈佛打下了基礎。
??2011年7月博士畢業后,王緒化申請到哈佛大學醫學院何志剛博士研究組的博士后職位,從事中樞神經損傷再生方面的研究。
??培養出興趣是求學基礎
??王緒化說,無論是本科還是更高學歷的學業,作為一名學生,真正培養對某一領域的興趣愛好是成功的基礎。在美國,這樣以興趣為誘導的教學模式,十分值得借鑒。
??他還表示,美國的教育模式是以興趣為導向的,真正做到了因才施教,學習方式很靈活,大學生可以自己選擇喜歡的專業和老師。美國的大學競爭很激烈,幾乎每兩周都有考試,功課非常忙。美國真正喜歡做研究的人,也非常厲害,科研專研得很深。
??王緒化同時說,美國教育比較看重服務社會的精神。如果你有很多為社區服務或志愿者活動的經歷,會為你申請大學或者研究生學院增色不少。
??王緒化表示,有的興趣是天生的,有的興趣是后天培養的。有時候,人受到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讓自己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你。簡單說就是,把當下的事情做好,當你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你就可以獲得不對稱優勢,就可以獲得成功。有了成功的經歷,慢慢你就會對這件你并不感興趣的事情,變得有興趣。
??博士后生活其實很精彩
??很多人覺得,博士等高學歷的人不懂得生活。王緒化卻顛覆了這樣的看法。王緒化介紹,他也是充滿了浪漫情調的人。他的妻子,就是在2006年上海讀書時,陪一位學生的家長看病,在醫院偶遇的。如今,妻子也即將前往美國深造。除開工作和學業,他的業余愛好很多,乒乓球、網球和游泳,一直是他的強項。周末的大部分時間,他會和朋友外出旅游,業余生活被他安排得豐富多彩。
??王緒化說,自己已經4年沒有回宜昌老家了,平時與家人也只能通過電話聯系。雖然已習慣了國外的生活,說到以后的發展,他更多的想法是能夠回國。他表示,在哈佛大學博士后期間,如果能發高檔次的文章,便會考慮走學術路線當教授。當然也會考慮去制藥公司工作,或者回國創業,國內的機會現在還挺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