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留學生網站報道,一名去美國愛荷華大學留學的中國學生—小倪,因為擔心自己會掛科而在社交網站上po出了自己持槍的照片,發出后隨即遭校方開除,并被遣送回國。這件事不禁提醒一些即將出國的學生們,有哪些文化和話語的沖突需要提前了解?哪些行為在國內人們習以為常但到了國外卻是要嚴格避免的?下面就貼一下留學生們的經理和經驗供大家參考。
1槍文化要了解
“我到現在也不確認自己當時為什么會被警察攔下來。”雖然已經過去了15年,提及自己在加拿大留學期間去美國旅行時的這段經歷,石老師依然心有余悸。
他搜索自己所有的記憶后認為,可能是紐約州交通規則中有一條“一切紅燈不許右轉”。“可是我不知道啊,加拿大沒有這個規矩。”在他看來,只要沒有明確標記"Noturnonred"禁止右轉的,一般紅燈都是可以右轉的。
當時,他開車右轉以后,發現有警車在后面追,閃著燈而且有警笛。按照交通法規規定,必須要打雙閃燈然后靠邊停車的。“如果警車開過去了就是追別的車,如果警車也停下來那就是追你的。”他解釋道,“追我的那輛車就停下來了。”
當時他心想:“為什么?我只是個visitor(游客)啊。我知道交通違章罰款動輒就是幾十甚至幾百美元,我一個窮學生怎么負擔得起!我太冤了,而且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么,我很委屈,我就想告訴他我是個外國人。”于是,他就解開了安全帶,打開車門下車了。從車里一出來,他就從上衣兜里掏護照。這時,恰好那個警察也下車了,大概離他5到10米遠。
“當時我注意到,一看到我手往兜里伸,警察立即往后錯身并且把手按在了槍套上。”石老師回憶稱,當時他只聽到一句話就是“Getbacktoyourcar(回到你的車里)”。雖然很緊張,但這句話他還是聽懂了,于是就回到了車里。不過,從后視鏡里,他看到,警察并沒有立即上前來,而是在周邊察看了一陣子,確認沒有什么危險的同伙才走過來,告訴他“如果我繼續往前走,他是可以開槍打死我的”。
“當時我的心跳得亂七八糟的,對于他后面說的話我完全沒有聽懂,也沒有心思聽了。天哪,差點兒被擊斃了!”石老師說,盡管如此,美國警察并沒有給他開罰單,因此他確定是一個非常輕微的違規。后來,查閱資料之后,石老師發現,在美國,持槍權是被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所保護的,警察在處理任何案件的時候都會假設對方是有槍的,如果你做出某些可能會對警察造成傷害的舉動,或者暴力抗法,他是可以直接擊斃的,而不是只將你打傷,或者鳴槍示警。
石老師介紹,自己的學生在美國參加小學期活動的時候,也遇到過這類問題。當時學生的住家媽媽正帶著他在鎮上走路,結果突然就有廣播說周圍有槍手,要求所有人停留在房間里不許出來。“建議去美國的學生可以看一下得克薩斯州的一個教學video《遇到殺手怎么辦》,大概只有五分鐘,大意就是三個原則,跑、 躲、打。”石老師說,在美國開車,如果遇到警車追,正確姿勢應當是雙手放在方向盤上,搖下車窗,讓他看到你的雙手,不可以有任何掏兜兒的動作,也不可以下車沖人嚷嚷,或者找人理論,揪脖子抓衣服等。這些行為都是可以當場擊斃的。
2不要批評別人長相體重
對于留學文化沖突,畢業于美國康涅狄格文理學院的小萌感受到的十分細膩。她說,其實關于社交、party等,都可以通過媒體來了解,但有些與人相處的方式,沒到美國之前自己還是沒有想到。
小萌說,自己是以高考生的身份申請出國留學的,家里也沒有親戚在國外,所以一切都是靠自己慢慢摸索適應的。她說,一開始,自己特別不適應的是美國人特別喜歡夸自己。
“他們特別喜歡夸人,要么就是說你今天穿這個裙子好漂亮,戴這個耳環好好看,這件衣服好適合你。然后你就會覺得Really?”小萌用自己略快的語速解釋著,我當時真的覺得好假啊。有時候去買衣服,一起的同學也是無論你穿什么都夸,但其實自己真的是想知道那件衣服自己穿上好不好看。剛開始覺得很煩,但是慢慢地她發現,自己也開始學著用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他們,也會每天變著花樣夸他們,發現他們身上新鮮的好的東西。一段時間之后,她發現,雙方都開始關注別人身上美好的東西,經常被別人夸獎,自己慢慢也更有自信了。雖然也知道自己并非那么完美,但的確少了許多“會不會被別人嘲笑”“會不會別人覺得我穿上難看”之類的掙扎的自卑的心態。
另一個讓小萌覺得印象深刻的不同就是,她沒有想到,從留學的那天開始,她就成了中國的代言人。她意外地發現,美國的學生是那么迫切地想了解一些中國的細節,他們會問:中國的早飯吃什么?平常放學去哪兒玩?怎么約會?你們家有洗衣機、烘干機嗎?你們對毛主席怎么看?一旦發生了一些新聞事件,他們就會跑來問她怎么看。有時候她會覺得“自己其實真的沒有怎么看”。不過,通過這些她發現,我們對美國人的了解,要遠多于美國人對中國人的了解。
“當他們得知我們早餐也吃面包牛奶的時候,他們覺得好難以想象。”小萌說。除了這些體會之外,在話語方面是否有一些禁忌?小萌說,她感觸比較深的就是對于別人的長相、體重不要隨意評價或者詆毀。在國內讀高中的時候,好多男同學不會太注意,有時候就會說“你好胖啊”“你腿好粗啊”,這些話大家也會覺得是玩笑話,但是到了國外千萬不要說,“別人會打死你的”。小萌說,對外貌直接的批評和攻擊是很大忌諱,在學術上、政治觀點上,怎么說大家都可以接受,但是對個人相貌、體重、生活狀態的批評就完全不同,會被別人唾棄的。
3出國前妥善安置檔案
一個人漂洋過海,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與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人們學習、生活、社交,不光會面臨學業壓力,生活方面的壓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高中三年、大學四年,北京女孩于恩唏總共在美國生活了七年?;叵胱约旱沧驳牧魧W生涯,她十分感慨:“其實拿到了美國大學的offer,你的留學生涯才剛開始,到美國留學并沒有你想象的那么簡單。”
在于恩唏看來,在出國之前要準備的其實非常多,比如手續方面的護照、簽證、體檢報告(部分學校需要)等。但她認為,這些都是非常常規的,基本大家都可以完成得很好。在手續方面她面臨的困擾是檔案存儲。她當時沒有在國內參加高考,所以并不知道自己的檔案
在什么地方,回國后要找工作才發現自己的檔案已經找不到了。因此她建議,出國之前最好把自己的檔案妥善安置,避免將來回國麻煩。
以過來人的身份來看,于恩唏認為,她的留學生涯中面臨的困擾主要在身體和心理方面。
在高中和大學階段,于恩唏都曾經生過一次大病。第一次是高三臨近畢業時,她連續兩周發燒,而且找不到病因,急診看了,各種退燒藥都吃了,但是就是不見好。沒有人照顧,也沒法去上課。不得已,在期末考試前,她飛回了北京的家中,看了中醫,吃湯藥調理,慢慢才恢復起來。不過,因為沒有參加期末考試,她的大學申請很可能面臨問題。好在高中老師非常體貼,知道她是因為生病,所以免掉了她的期末考,才讓她順利拿到了畢業證,申請了大學。到大學期間,有一次春節期間,她又發燒了,而且一燒就是一周,每天只能在宿舍躺著,也不能上課。生病期間自己只想吃點清淡的面條、粥,但是美國沒有這些,只能強忍著啃面包吃沙拉,“挺痛苦的”。
“這兩次生病給我的啟示就是一定要勞逸結合,注意休息,少熬夜,因為一旦生病,就會耽誤上課。”于恩唏說,留學生因為生病耽誤課程產生心理問題的不在少數,雖然許多家長認為出國留學重要的是把學業搞好,但事實上學業占的比重頂多到50%,還是應該放開眼界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要一心撲在成績和分數上, 那樣就失去了留學的意義。
4學術作弊后果非常嚴重
單就文化沖突來看,于恩唏認為,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學術誠信。去年下半年發布的《美國留學白皮書》中,就曾披露,有8000多名中國留學生被遣返,其中不乏一些名校的留學生,“據說不少是因為學術不誠信”。
“在國內,作弊或者抄襲,可能只是這門課的成績被取消,但是在國外則完全不同,嚴重的甚至會被退學、被遣返,對你的學習生涯,甚至人生道路都會造成巨大影響,因小失大。”于恩唏說,也許在中國做作業復制粘貼一句別人的話無所謂,但是在美國絕不可以。因為當你提交作業的時候,系統會自動查找,避免抄襲行為。一旦你使用了某些內容,但卻沒有注明出處,以正確的格式標記作者名字、出版社等,就會被視為抄襲作弊行為。
她回憶稱,這種對于學術誠信的培養高中階段就開始了。“有一次公開辯論賽,兩人一組,我們這組被裁判扣分,就是因為在辯論過程中給出的論據沒有出處, 沒有講明是來自哪個網站,出自哪個新聞。”她說,除了學術誠信之外,還有一些小的問題需要注意,比如盜版光盤、非法下載歌曲等,被發現也有可能會被處罰。
7年的美國留學生涯,于恩唏認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入鄉隨俗,尊重他們的國情、法律、生活習俗。她說,尊重是相互的,我們尊重他們的文化,他們也會尊重我們的。比如美國沒有春節的概念,但是對于中國留學生,在春節時學校也會給假期,允許他們不上課。
“所以,當我們在國外,身邊沒有父母、親戚、朋友,孤獨感撲面而來,心理建設就格外重要。遇到問題一定要記得尋求幫助,朋友、老師、律師、領事館,都是可以求助的對象。”于恩唏舉例說,比如當你剛到國外時,很可能語言溝通有障礙,聽不懂別人說什么,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因為沒有聽懂所以就避而不答,“別人會認為你非常沒禮貌”,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請對方再解釋一次,讓對方明白你的訴求,進而可以幫助你。
5幾類話語行為必須避免
有哪些話語和行為在國內是習以為常的,但是到了國外卻成了嚴肅禁忌?
于恩唏總結,應該主要有幾個方面:第一種是威脅性的話語,比如前一陣子在臉書上有中國留學生發了一張持槍圖片,還揚言“掛科就要殺教授”,這種行為一定會被遣返。這些威脅性的話語,在美國是不允許的,美國是一個“法大于情”的國家,你說你是開玩笑的,但是在他們看來就非常嚴重,屬于觸及法律的違法行為。
第二種是在公共場合喧嘩沖突。她舉例說,比如在國內,如果情侶當街吵架、喧嘩、拉扯,哪怕行為非常過激,可能也不會有人管,但在美國,他們肯定會報警,而且會把動手的一方抓進警局。在家開party音響聲音太大吵到鄰居,鄰居也會報警。
第三種則是帶有種族歧視的話語。她說,在美國,大家都知道,有五類人是不能歧視的,會被上升到政治層面的,包括黑人、女人、胖子、殘疾人、穆斯林等。所以在出國前,最好熟知一些帶有歧視色彩的詞匯,時刻繃緊弦不要觸及。“一旦出國你就不再只是代表你個人,而是代表中國人,出了問題也不只是影響你一個人的事情”。
除了這些常見的行為,對于低齡留學生來說,有更多需要注意的細節,比如遲到、早退、曠課、毒品等。在國內一般只要期末考試考得好,平時上課遲到或者早退,通常不會影響到成績,也不會有什么懲罰措施,但在美國不同。于恩唏說,國外高中和大學都非??粗爻銮诼剩话銜嫉娇偝煽兊?0%到15%,他們認為,只有你來上課,才能學到東西,而不是只應付考試,遲到早退皆是不尊重老師。
此外,對待小動物不友善的態度、不交電話費、不交房租,這些行為在美國都會受到處罰,或者對自己的信用體系有所損害。
對于話語和行為的禁忌,石老師也有心得。他說,從自己的經歷來看,在國外留學的行為禁忌不少:第一,在街頭不要和別人沒完沒了地吵架,激怒對方,因為對方可能有槍;第二,不要惹警察,警察真的可以開槍;第三,不要亂闖別人的私人領地。
在話語方面,石老師認為,所有涉嫌歧視性、威脅性的語言都要小心,因為他們不在言論自由保護范圍之內。此外,他還提醒,在法律法規方面有些必須格外注意。
“美國規定,18歲以下禁煙,21歲以下禁酒,我們的學生出國時都是18歲左右,因此煙酒最好都不要碰。尤其不要聲稱自己和別人一起去喝酒了,如果你沒夠年齡,你會被處罰,如果你夠年齡而同行的人不夠,你要被嚴重處罰,向未成年人出售酒精飲料是非常嚴重的,是要進監獄的。”石老師說,還要繃緊的一根弦就是性暗示,不要隨意對異性,尤其是小女孩,說一些不合適的話, 或者是去別人家做客,看小女孩太可愛了,就捏捏臉蛋,親親抱抱,這都不太好。
6最好避免過激言論
在美國北方州立大學有過一年交換經歷的陳默,如今已經是新東方前途北京總部分公司管理中心的申請組長了。對于拿到offer后的行前準備,陳默建議: 首先,學業不能中斷,最后一學期的學習成績最能反映你對學習的重視程度,不能被大學錄取了就“放羊”不管了,這樣的話可能國外的大學會認為你出國的目的不單純;其次,在語言方面,要多閱讀、寫作、交流,除了常規的學習之外,要多看書、多看美劇、雜志、時尚、新聞等,學習一些純正的表達方式;此外,還要在心態上進行準備,許多家長包括學生,都認為國外的學習輕松、自由,但事實上并不是。比如美國雖然自由,但是框架內的自由,學生必須要遵守當地文化習俗、法律法規、校紀校規、homestay(住家)也有獨特的houserule(房子規則)等,因此必然會有一個適應期。在適應期內,遇到問題,應當嘗試獨立溝通解決問題,用積極的心態應對挑戰,而不是一遇到摩擦困難就及時聯系國內的父母。
在她看來,在國外留學中,言語上最需要避免的應該是情緒過激的言論,比如“我要殺了你”“我好想去死”之類的,哪怕是發泄情緒說些要傷害自己的話,國外的人們也會認為你需要找老師談話或者去看心理醫生。同時,也要避免一語不合就和別人打架,或者發生肢體沖突,要盡可能以和平的方式去解決沖突和矛盾。因為作為留學生,一旦發生這種行為,就不是國內叫家長那么簡單,而是會被停課、留校察看,甚至勸退。
盡管陳默去美國交換之前學的是英語專業,她仍然感到有不少地方不適應。比如,她在美劇中經常聽到"Ican'tagreeyoumore"的表述,到了美國聽教授講課時她用了這個表達之后,教授卻反問她“那你到底是同意我還是不同意”,可見這樣的表達并不是他們常用的。
除了語言之外,陳默也認為,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文化沖突,比如對于小留學生而言,不注重課堂表現,出現遲到、早退等現象,最終成績不理想,家長還認為這是美國高中歧視或者故意為難中國留學生。其實不然。美國的學業成績包括很多部分,小到出勤情況、隨堂測驗,大到期末考試、論文報告,都包含在內,并且,有些美國高中還會出具詳細的行為報告供大學錄取參考。
□過來人經驗談
出國留學讓人勇于嘗試
從北大碩士畢業后,張小爐就前往芝加哥開始了自己的博士生涯,至今已經將近6年。可能由于出國時已經到了博士階段,在這6年的生活中,張小爐并沒有感覺到明顯的文化沖突,但是還是覺得有些地方不太一樣。比如吃飯,在中國一家人一起吃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感覺美國人在家吃飯就不一定要大家一起,飯做好了各吃各的,甚至一家人自己做自己的飯也是有的。并且,在芝加哥,拖鞋也似乎很少見,經常就是要么光腳,要么穿著大靴子在地毯上咣咣踩。重要的一點是,美國的父母沒有人逼婚,感覺結婚就是自己的事,別人包括父母也都沒有權力插手。
回想自己為什么到美國留學,張小爐甚至寫了非常長的一篇文章來對自己追根溯源。在那篇文章中,她提到,為什么留學這樣吸引人,是因為留學代表了未知、挑戰,代表了躍躍欲試和樹挪死人挪活的期望。留學讓你獲得了一個機會去重新審視之前的人生,也許曾經是父母眼里的乖乖女,是老師眼里的優等生,同學嘴里的和事佬,但是遠離故土卻讓你有機會真正接近你想成為的自己。她還以自己的表妹舉例,省實驗畢業,各種理科競賽拿獎,高中考中名校,但美國碩士畢業后卻一心一意做起了古董珠寶的生意。因此,她覺得,留學不僅讓人的心靈變得更強大,而且是讓人的心境變得更平和寬大,接受并勇于嘗試以前未曾發生以及不信會發生的事情。
因為已經在美國待了6年,所以每次回國張小爐都會被問及什么時候畢業,怎么還沒有畢業呢。其實她已經在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教了三年書了。她說,剛來美國的時候,覺得自己像是剛從地里鉆出來的土撥鼠,雖然有些戰戰兢兢,但是眼見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奇異的?,F在待久了,戰戰兢兢已經不在。“美國當然不完美,但卻存在著仿佛若有光的希望,不囿于五湖四海,讓每個人都有可能接近夢想的模樣,這應該就是為什么我要來美國留學吧”。
也許,張小爐的這些心理活動,可以打動許多遠渡重洋留學的學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