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倫紳士情結
現如今,也許再也尋找不到真正穿牛津鞋的紳士,但這并不妨礙這種鞋的歷史情結。在許多著名的形象中,牛津鞋都在傳遞著紳士精神早已一去不復返的美好時光。
牛津鞋走進上流社會
英國禮儀專家John Morgan曾在《泰晤士報》的禮儀專欄中感嘆道:“除了牛津鞋和三件套西服,英國紳士的好時光再也找不到了。”
事實上,“牛津鞋”也就是黑白兩色英式拷花皮鞋,最開始并不是紳士精神的象征,反而出身比較卑微。最初是為了方便在雨天的泥濘沼澤中跋涉,鞋的前部被雕飾出小孔,以利排水,它是鄉村紳士的至愛。后來發現光有孔不行,淺色的鞋子還容易被弄臟,索性鞋頭做成暗色,鞋幫做成淺色,黑白兩色是最傳統的拼接。
正是那位以花俏留名史冊的溫莎公爵,把這種鞋從鄉間的泥沼中搶救出來,一腳踏進了另一種更高級的泥沼——他總愛穿著黑白兩色拷花皮鞋打高爾夫球,英國名校熱愛運動的上流子弟深受感染,順帶著美國的常春藤學員也沾上了余韻。美國著名的杰弗遜總統更是推波助瀾,在一次時髦的晚宴上穿著這種黑白雙色鞋出現,令這種出身卑微的鞋徹底走進了全世界的上流社會中。而1928年,當時美國最大的百貨公司Sears Roebuck & Co的貨品目錄有如下記載:“這一季,雙色拷花鞋的銷售是史無前例的,成為當下時髦的標志。”
還有種說法把這種鞋喚做“牛津鞋”,但并沒能找到這一名稱的來由,牛津大學的確曾經以嚴苛的學術禮服而著稱。去見導師,參加期末考試,甚至到食堂吃飯,都得身著名為“SUB FUSC”的黑袍禮服,內襯白色襯衣和白色蝶形領結,腳上并非黑白兩色拷花鞋,而是全黑皮靴。也許這個名稱傳遞的是種一脈相承的精神:帶有貴族做派的紳士,對傳統和禮教的尊重,相信格調是可以被調教出來的。
重溫英倫好時光
這種黑白兩色英式拷花皮鞋,一定在這些人的生活中留下過印記。比如說伊夫林·沃在《舊地重游》(Brideshead Revisited)里的貴族子弟塞巴斯第安,還有那個著名的崇英者,宣稱“上帝啊,我真的熱愛英國人,如果我不是愛他們更甚于法國人,愿上帝懲罰我”的伏爾泰。
有一位老人家,90-0—poco.cn 被明確提到穿了這雙鞋,他是以塞亞。伯林。在晚年的一次采訪中,伯林戴了頂巧克力色軟呢帽,穿一身對他而言有點大的暗灰色三件套西服,和一雙黑白兩色拷花鞋。在這些著名的形象中,牛津鞋都在傳遞著紳士精神早已一去不復返的美好時光。
長得離譜的尖頭鞋
縱觀男鞋的歷史,經歷過一個偏離軌道的時期。在14世紀初,男人都熱衷于穿一種名為“Populaine”的尖頭皮鞋。這并不是現如今意義上普通的尖頭,這種鞋的尖頭由皮革或者天鵝絨制成,后來尖子越來越長,結果不得不把足尖處塞滿稻草、羊毛或苔蘚,并用鯨魚骨來成形,并且用細鏈子把鞋尖連在膝蓋的帶子上,才能固定住這雙鞋。
遺憾的是,這種風潮并未因這種違反人類生理學的穿著而打折扣,在當時的觀念中,鞋尖越長,在社會中的地位就越高。當時關于這雙鞋有這樣一條法令,“貴族穿的鞋子長度限制在24英寸(1英寸約等于2.5cm),士紳階級是20英寸,平民則是6英寸。”一些穿著這種鞋子招搖過市的上流階層男士還在他們的鞋尖加上一種銀色的小鈴鐺(也被戲稱為“傻瓜鈴鐺”)。這種鞋穿在腳上,連走路都走不穩,以至于要像跳舞一樣降低重心,才能避免摔跤。而當時的評論稱“這種鞋長長的尖,比一根指頭還長,再在膝蓋拴上一條金鏈子,看樣子就像魔鬼的爪子。”最終這種鞋因為“看起來很淫蕩”,被教皇禁止。
買雙新鞋可不容易
數百年前,買鞋并不像現在這種可以在商店內選購,在貿易不發達的年代,購買一雙新皮鞋往往需要親身前往到處散發著刺鼻氣味的手工作坊。在這種又小又擁擠的作坊中,鞋匠圍著圍裙,坐在一張長凳或矮凳上,周圍都是工具:月亮形割刀、鞋鉆和用來拔除釘子和舊鞋底的鉗子、各種尺寸的木頭鞋楦。顧客試鞋樣時需要站在一張紙上,鞋匠就用鉛筆在周圍畫一道線,并依照這個圖案制鞋。手工制作一雙皮靴需要一個月,并且這些鞋一律不分左右,統稱“直筒靴”。
由于全皮制的緣故,剛拿到的新鞋是非常緊的,這就需要將皮鞋穿松。然而這可不是一個好差事,之后非常有錢的人才請得起仆人來為他們把新鞋穿松。一般要穿半年,直到皮質松軟為止。而大多數人則要忍受諸如“腳上起泡、拇指腫脹,甚至腳踵腳踝紅腫”這樣的諸多不適。
足下愛情逸語
英國有一句諺語這樣說道:“但愿今晚見到我心愛的人兒,我把鞋子擺放成一個‘T’字。”一直以來,鞋與情感便息息相關。
誕生“柏拉圖式愛情”(Platonic Love)的古希臘人,大概每一個人都是多情種,早在數千年前,他們便會將自己愛人的名字雕刻在涼鞋的鞋底上,伴隨著他們在路上行走,愛人的名字就會被刻在泥土上。
事實上,這種用鞋傳情的浪漫表達方式,并非古希臘人獨享。在歐洲15世紀,男人如果想對女人表示娶她的愿望,就送她一個形狀像尖頭鳥喙一樣的鞋子,上面寫著“非你莫娶”。
干嘛要寫在鞋子上呢?德國詩人歌德雖然有過疑惑,但是他卻采取了另一種形式。在他給情人克里斯汀-伏爾皮烏斯的信中寫道:“請把你穿的最后一雙跳舞跳破的鞋給我,就像你在信中所說的那樣,這樣我的心口上就可以有個東西貼著了。”
在亞伯拉罕-波西名為《婚禮之夜》的畫中,父親把女兒的鞋子交給新郎,象征著權力的交替。
摩洛哥人相信,從鞋子中還可以瞥見未來的丈夫或妻子。他們堅定地認為,如果男人在路上看到一只拖鞋,他很快就會娶到妻子。一個古老的英國風俗認為,如果年輕姑娘在床邊自己擺放她們的鞋子,并唱一首歌,她們就會在仲夏夜找到自己命中注定的丈夫。歌詞是這樣的:“把鞋尖朝向大街,把吊襪留在腳上,把長筒襪戴在頭上,你就會夢見你要嫁給的那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