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總有網友讓我寫寫英國的窮人生活,我說過我的博客只能寫我親眼看到和親身感受到的事為主,雖然我也到過英國不少城市,但所見到的地方都是同我居住的小區差不多的環境,比我們小區美得多的地方比比皆是,常令我有想搬家的沖動。當然我沒見過不代表英國沒有窮人,但這里的窮人同我們印象中的窮人是完全不同的,這里再窮的人溫飽都是不成問題的,不存在冬天家里無暖氣或上不起學的現象。以下文章是一位對英國窮人比我更了解的朋友寫的,特轉貼在此以饗那些想看英國窮人生活的讀者們的好奇心。
從穿著打扮看不出窮富。
滿大街看上去似乎遍地是窮人——他們衣著簡樸,不少人的衣著到了寒酸的地步,讓我們開始富起來的中國人看不下眼去。滿校園看上去都有是窮學生,根本看不到中國校園里那些華貴衣著的闊少闊小姐。他們的靴子褲子外套全舊得一塌糊涂,估計中國貧困家庭的大學生們都不會有那種打扮,倒像是70年代末我們那一代大學生似的。但他們不像我們那時那樣營養不良,一臉菜色,他們一個個都紅光滿面的。
英國的窮人區不多,一般都在大城市中心的邊緣地帶,居住在里面的居民,以西方的詞匯叫做Lower Social And Economic Class People!那里看上去很像我們的街道,有塑料袋、包裝紙和狗糞。在街上的破舊紅磚樓大多是19世紀工業化時期建的,乍一看古色古香,但如果不是文物而是住人的住宅,就覺得慘淡了許多。在我們中國人眼里,因為那是洋房樣式,所以破舊歸破舊,但看著有點意思。否則只憑那爆了皮的木頭窗框,墻皮掉得一片斑駁的樣子,只配扎在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里弄里頭。在商業大街上,這種房子早該拆了,但他們不拆,仍在這百年老屋里住得有滋有味兒,還用雪白的窗紗擋得嚴嚴實實,讓人覺得很有點人窮志不短。
老百姓的家里,廉價的化纖地毯從一樓輔到頂樓。門是普通的刷漆三合板做的,廚房和衛生間則是塑料地板革,澡盆上方的墻上貼著半截子瓷磚,其余的地方或刷著油漆,或粘著廉價的墻紙,被潮氣熏得開裂或掉漆。廚房的柜子和操作臺是三合板做的,老式冰箱,霜化后貼切著內壁流淌,你要時不時地擦,否則冰箱里污水橫流。
在街上不時會有人向你要小錢,你不給,他就野蠻地罵一句,然后走開。有時會碰上個文明的,紅著臉說:“能幫我一掃把嗎?勻一磅給我,沒有也沒關系。”好像是我欠他的。
舊貨店一磅成交
中國人在這里穿得再不講究,也比英國人講究,不用怕自已寒酸。倒是我們的教授訪問學者這一身行頭去英國的飯館里打黑工洗碗掃廁所,顯得不倫不類。人家去打黑工的都是窮學生打扮的。
我來英國帶了一件普通的半長皮大衣,因為回國前要先去趟美國,行李不能超過5公斤,就想順便在英國賣掉以減輕行李重量。150磅的新大衣,到他們的二手貨商店去賣,我想揮淚大出血,賣60磅算了??偙蕊w機上超重罰款好??伤麄兙尤桓嬖V我最多給我5磅,等于65元人民幣!店主告訴我:你看我們這里有超過5磅的衣服嗎?果然沒有,全是廉價的舊呢子外衣和夾克,一磅能買一套。再一想,這種皮大衣你見過老百姓穿嗎?沒有,他們穿的是普通的羽絨服和化纖的絨毛外套,而且能穿得陳舊不堪還照穿不誤。這種皮衣是富人穿的,你拿到二手店來賣,還想賣幾十磅,他整個店的舊衣服加一起不過才200磅。我一個中國同事就從諾丁漢的舊貨市場花4鎊了一臺9英寸小電視,看了一年,走時還沒壞,又賣了2鎊。
但英國的富人同樣富得流油,年薪幾十萬鎊不在話下----英國鐵路危機時下臺的那個鐵路總管年薪30多萬鎊,等于400萬人民幣。人們把他轟下臺,這也是原因之一;你工資那么高,鐵路整天出軌,你不配。所以電視、報紙上一提到他,就順便提到他的年薪,這種暗示特別起作用。
悠閑的窮日子
但英國窮人的日子似乎并不難過,而且還挺滋潤的。舊貨商店能提供所有的生活必需品。你如果是窮人,可以一輩子不買新衣服但照樣能穿上7成新的衣服皮靴什么的。
在吃的方面,便宜店到處都是,說具體點:一盒10個雞蛋,0.59鎊;一個水蜜桃罐頭0.09磅,相當于1元人民幣;800克一袋的面包0.15磅;一桶牛奶0.84磅…… 一個人一個月80磅可以吃得很好,而對一個月助學金500磅的人來說,這80磅伙食費并不貴。有的中國人來后只吃面包、面條和雞蛋胡蘿卜,能創下每月生活費十幾磅的吉尼斯紀錄,身體照樣強壯。架不住一頓半公斤面條下肚,而面條0.2磅能買一公斤。每月消耗30公斤面條不過6磅。這在外國人眼里簡直是不可想象的,而我們的教授就行,號稱這生活比老家農民還強。
英國有這么多窮人,但日子照樣悠閑:郵局晚開早關,中午還午休二小時。銀行下午4點就關了。周末沒幾個開門的店,全歇。英國人失業的不少,全靠救濟??筐B老金過日子的,一周能拿到92磅,“我們是富裕的國家。“英國人順嘴就能這么說,大量接收外國難民,管吃管住,每周再發10 磅零花錢。不適合的工作,寧肯不做,決不能受苦。于是你到餐館里洗碗的掃廁所的,不是英國人,因為工資太低,他們不干,老板雇不起英國人洗碗、洗車,這些苦活英國人要干就要正式簽合同,拿高工資,一小時沒7—12磅不干。英國人都干什么去了?呆著。
怎么理解富裕
英國的窮人就這么大爺,日子就這么悠閑而滋潤。他們靠的是國家的高福利政策,無后顧之憂。還有他們的社會保險做得好,只要你買了保險,你就進了保險箱了,最終連喪葬費都有人給你出。
所以我們不能看他們衣著簡樸、生活住房不怎么上檔次。還得看到他們活得悠閑的一面。連我的日本同事都感嘆:英國普通人生活質量比日本高,日本人活得太累了,透支的生命太多,什么都追求豪華奢侈,其實很浪費,沒必要。可生在日本,就沒辦法了,只能攀比著豪華享受,比著勁地加速精神崩潰。這話聽著很有哲理。
同樣我想到了我們國內,超過英國普通人水準的的確不少。但我們的窮人比英國的窮人還是有天壤之別。再有,我們的環境是在惡化過程中的,你再有錢,你的空氣不好,水質差,食品不是綠色食品。這些軟性的潛在的差別其實是本質的差別,是皮衣和夾克的差別所不能涵蓋的。穿著皮衣一年感冒無數次,而來這里一年了居然沒感冒,偶有頭疼腦熱洗個熱水澡喝點果汁就好了。這樣的生命質量是皮衣和汽車換不來的。
錢,環境,學識,地位,悠閑無憂的心態,這些綜合在一起才是富有的指標。我們對富有的理解還停留在穿皮衣上,實在有待深化。所以我們不能盲目樂觀。我們比英國差得還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