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各大學老師通過和學生交流后,經常會好奇的問同事:“你說他們都在想什么呢?”這時年長的同事會半開玩笑地說:“這個問題不要琢磨,若真知道學生每天都在想什么,你會瘋掉的。”
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好奇,原因有兩個,一是雖然老師們至今仍是個酷青年,但十七八歲的本科生做事的方式還是時不時讓他們驚訝,使他們不情愿地承認世界上大概真有“代溝”這東西。
二是讓他們覺得很有意思的是,英國大學里很強調師生雙方都能有“職業范”,尊重并維護師生區別。他們可以很受學生歡迎或喜歡,但“和學生打成一片”這樣的老師在英國大學里,不論是在學生間還是同事間,大多不會得到認可。這不是你們所在的學校獨有的現象,而是英國高校的普遍氛圍。
教育學研究對這個現象的解釋很簡單:學生支付學費來上學,期待遇見的是有權威性、能答疑解惑的老師,而非能和自己談天說地的“酷表親”。這是學生對教師職業的尊重,反過來,老師也應該對學生這個“職業”表示尊重。
師生界限其實不需老師劃,而是英國學生自己就習慣性地在言談舉止中劃出來的。他們自然喜歡有故事的老師,但并不希望有老師參與到學術之外的話題。另外,院系也會特別叮囑老師,只負責學生的學術發展,其他問題有專門的學生工作負責人。
乍聽起來對“職業性”的強調好像疏遠了師生關系,其實,這種維持距離的相互尊重是件好事。比如聽一些國內大學的老師說,每屆學生里都會有“刺頭”,有經驗的老師總會有辦法消一消他的銳氣,使“刺頭”學生更合群。
英國大學對這種情況處理就完全是另一個角度。如果遇到學生語言挑釁或者有“態度問題”,老師首先會假定這是學生因家庭或學業壓力等原因,缺乏安全感或者缺乏自信的反應。
因為在強調師生各司其職的氛圍下,默認的共識是老師一定是師生關系上的優勢,處于弱勢的學生有“刺頭”表現未必是年輕氣盛,更可能是因一些困擾而急于表現和證明自己。因此處理辦法不是消銳氣,而是尋找讓學生感到困擾的緣由。
學生扎堆在一起的時候,估計也少不了八卦:“你說老師們都在想什么呢?”老師要有老師的風范,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校園里兩個平行群體各盡其責,未嘗不是一個值得借鑒的師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