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國留學讀醫科專業并成為醫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在英國,多數高等學府醫學院不接受未滿18歲的學生,而攻讀醫學學士學位通常需要6年時間,這就意味著醫學院畢業生多為23歲或24歲。英國大多數醫學院以培養臨床醫生為主要目標,臨床實踐教學一般占一半以上,所以留學過程并不輕松。
回國當兒科醫生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還記得從UCL的兒科專業畢業的那一天父母在視頻通話里哽咽的聲音,也還記得那一天和優越教育老師討論的每一個求職就業問題,他就是這樣,從開始準備留學申請到我畢業都一直引導我去規劃,其實留學申請成功那天我們的合同關系應該就結束了,只是我們早就成為了朋友,我也從來沒有告訴過他我有多感激他的“多管閑事”。
清晨6∶00,鬧鐘的鳴叫聲將我從睡夢中驚醒,我極不情愿地從被窩中爬起。洗漱完畢,匆忙下樓趕班車,辛勞的一天又將開始。
7∶00到達醫院,先去食堂就餐,然后來到辦公室,打開電腦,查看郵件。有同行與我交流切磋,還有病友詢問病情,現代化的通信工具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
7∶50坐到診室,我已習慣提前到位。陸續有病人來診。有的病人父母熱情地與我溝通,告訴我最近一段時間的孩子病情變化,期待著醫囑;病人的父母總是帶著期盼、帶著渴求來到我面前,好像希望我是“神醫”,藥到病除。我認真、仔細,不敢有任何馬虎,因為我的任何疏忽都可能給患者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對暫時病因不明的患者,我給他們做全面的檢查,對病因明確的患者,我衡量著各種治療方法,盡量讓病人用最少的花費解決問題。忙乎了一上午,整整看了30多個病人,期間沒有來得及上趟廁所、喝口水。
12點多,我來到食堂,此時已是菜少人稀,但我必須馬上“補充自己”,因為下午還有更多的事情。
未來得及休整,就到下午上班的時間了。下午安排了5個小手術。由于我們的手術都關乎孩子的健康成長,必須小心謹慎。我和助手默契配合,進展順利,最后一位手術患者是個11歲的孩子,由于害怕哇哇直哭。護士邊哄勸邊準備手術,在護士小姐的故事里、歌聲中我們的手術很快就做完了,小朋友的家長也放心地笑了。
下午4∶00我準時來到病房進行晚查訪。看看今天手術的病人,查一下危重患者,與當班的一線大夫、護士交換一下意見,交待注意事項等。
晚上,拿出要寫的稿子緊張地工作著,一頁、兩頁、三頁……夜深了,我信步走出屋外,星星滿天,涼風陣陣。黑暗中我仿佛看到星星告訴我:別太累了;寒冷中我仿佛聽到風兒告訴我:你該歇歇了。回到辦公室,我又接著完成我的稿子。我相信星星會知道,我肯定風兒會了解,因為“選擇了醫生,就是選擇了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