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我還是個國內的中學生,那時心中早早打定主意,有機會要走出國門去學習,看一看別處的風景。這樣的想法一萌芽,父母便當真放在心上,每逢遇見有各種“哥哥”、“姐姐”或是什么關系復雜的朋友的孩子從國外放假回來,總要帶我見一見。事實上也并沒什么目的性可言,無非是聊上一會兒(有時還傻呵呵的非要“用英文交流”),再獲取些“國外有人”的心理安慰。
許多年后,命運像是來了一次輪回。當我早已對英國生活習以為常,每每回國卻像是在提醒我:總有新人還將之當作未實現的夢想。很典型的場景是,在家長的哪個飯局上相遇,久經社會磨礪的一位父親或母親的臉在此刻卻顯現出出奇的真誠。他們看上去往往比一旁沉默又靦腆的孩子對出國更關心,耐心又略帶驕傲的向我介紹孩子的種種優秀事跡,末了請求我有機會要多多和他們的孩子在網上交流。
“國外有人”
這些時刻,我像是忽然看清了自己從前未曾看清的父母的臉。于是會盡量去耐心傾聽,遞上名片,再在心底暗下決心:倘若孩子當真找上門來,定要盡自己所能給與幫助。事實上,我為自己如今能夠成為他人“國外有人”的心理安慰,而感到快樂。
后來,有幾個孩子果真來了英國。一些是來這兒念學位課程,一些則是短期交流學習。那是種奇妙的感覺,譬如我們在遙遠的地球另一端相遇,互不了解,卻由于某一時刻同處一個陌生的國度而走近,而親密。
其實,我帶他們做的也不過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有時因為身處英國的不同城市,不便見面,便只是打幾個電話問候一番。更多的時候,則為他們介紹些倫敦著名的景點、購物區,教會他們看那貌似繁雜的倫敦地鐵圖、在網絡上查詢出行路線,或是在他們被英國少鹽寡油的食物吃得面呈菜色時,請來家中飽食一頓透著中國風味的家常。
叫我驚訝與感動的是,即便只是這樣一些十分原始的小事,放在特定的環境下,竟會收獲孩子們滿滿的感恩之心。也許是異鄉給了我們這緣分,叫我們中的許多人即便在很久之后,還保持著比普通朋友更近一層的感情。
多久給家人打一次電話?
當然,這“聯絡人”的角色并不總那么好當。前一段有父親朋友的孩子來英國短期學習,孩子才11歲,其父再三拜托我多多照顧著。
起先三天,是每天通幾個電話問情況。到了第四天,其父突然聯系我,說孩子的手機打不通了,焦急萬分。那時已是國內的深夜,我明顯感到其父全無睡意。
之后,便一通接一通電話的打,最后終于七拐八拐的聯系上孩子的帶隊老師。老師略顯不解的反問我:“有什么可擔心的,孩子肯定是在玩兒嘛。”但我的確是擔心了。多年在外,父母之心怎會不解?好在,孩子晚上聲音無辜的給我回了電話,他完全沒注意到手機沒開這回事兒。
這也是我感到有必要寫這篇專欄文章的原因所在。坦白說,充當“聯絡人”多年,我所扮演過的最多的角色之一就是“偵探”——想盡辦法聯系上音訊全無的大小留學生們。
記憶猶新的一次,有個孩子一周沒去上課,父母亦聯系不上。那時我真慶幸:有回與這孩子一幫同學見面,留下了他同學的電話。最后只得拜托同學深夜跑去叫門,才發現孩子病了。為此事,還搭上了一條煙答謝那同學哩。
而你可能不知道,就是這些來到英國后突然不再聯系家里人的孩子們,他們在生活中大多聽話、循規蹈矩、正常學習、不干出格事兒,同我見面時,亦總是禮貌而謙虛??伤麄兙褪菦]有那根弦兒,大約就像父母們時常意識不到自己的嘮叨與專制,孩子們也未意識到:自己有時的無心之舉,竟能造成地球另一端的雞飛狗跳。
我是崇尚自由的,但亦深深明了:唯時刻保有責任心,方為自由的長遠之道。既然命運的輪回叫我如今一再充當起“聯絡人”之角色,那么就將這些經驗寫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