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的困惑
公司領導層一直愿意錄用剛畢業的留學生,期望可以從娃娃兵開始培養,成長為公司的中流砥柱。然而5年來,員工走馬燈似的換,來來去去,有回國的,有跳槽的,總之沒有一個人愿意長期為公司服務,一起創業。他嘆息自己一番苦心培養,反而成了一個免費“培訓學校”,畢業生剛獲得實踐經驗,就拍屁股走人了。
我小心翼翼的問起公司待遇情況。他很自信的說薪資水平在英國華人企業中上水平。那問題出現在哪里呢?
員工的煩惱
這一邊員工們也有倒不完的苦水,海外生存之艱難,難以一一傾盡。
剛剛畢業,懷揣對社會的憧憬,一腔熱血加盟新公司,期望可以和老板一起打拼天下。老板也是剛畢業不久的留學生,彼此之間還很投緣。公司也都是留洋的年輕人,氣氛活躍,大家做起事來也很有動力,雖然累點,辛苦點,撐撐也就過去了。
可是一年半載過去,問題就變得沒那么簡單了。首先在工資待遇上,公司新創業,不可能付得起高薪,員工自己也是大學畢業生,哪有底氣要高薪。倫敦生活水平高,一個月幾百鎊,不到1000鎊的工資根本不夠花。長時間需要家里接濟也不是辦法,心里難免開始打小算盤了。
其次工作強度大。新公司,一個人干兩個人,甚至三個人的活是司空見慣的事,人人都被培養成多面手。長時間的加班是常事,出差也少不了。有些人還有業務量的壓力,完不成總覺得臉上無光,而且收入也會減少。種種壓力積累起來,這又成了一個想走的理由。
再者,人際關系也很頭疼。公司高層是青年創業者,如何治理公司如何開發業務也在摸索中,一些制度和管理方式也在改進。也難免有意氣用事的時候,比如發脾氣,不給下屬留情面等等。另外,員工內部之間的斗爭也難免,市場小,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你爭我斗也不稀奇。
這樣消耗下來,每個人內心的天平就向一邊傾斜了。待遇不見看漲,工作強度依然大,人事關系復雜,而公司似乎還沒有迅速發展壯大的跡象,還要繼續留下去么?PSW簽證也只有2年,要把這兩年奉獻在這里?內心似乎不確定。
與此同時國內呼喚的聲音不斷,父母看著子女在海外吃苦,當然心疼,于是屢屢勸回。經過多番掙扎思量,很多人還是踏上了回國的路?;貒辽倏梢詫で笮┓€定,至少還有父母庇護。況且國內發展好,工作機會也多些。雖然海歸已經成了海待,不如前些年吃香,但找份正經工作也不會是太難的事。
當然也有另一撥人越挫越勇,努力尋找在英國其他的工作機會。一旦獲得跳板,就果斷離開了。至于前方會不會更好,要嘗試了才知道,趁年輕,再闖闖吧。還有自己另起爐灶,做小生意等等的,也有人在??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此地,異地,總有生存的方式。這段經歷,也成了一個“實習”項目,好與不好,都是一段經歷,得與失,內心各有一本賬。
兩難之間
看來雙方是各有苦惱。華人公司在海外想嶄露頭腳本非易事。要熟悉新的文化,社會,要拓展人脈,要創造商機,要應付林林總總的事情,在英國辦事制度之復雜,嚴謹令人頭疼。公司方方面面的問題,稅務,行政,業務,等等,哪一個都是不可小看的。在國內,好歹有關系,有朋友幫襯,在此地,一切從零開始,其中的艱辛自然不用細說。
談及敏感問題如薪資,公司本來就是在原始積累期,捉襟見肘也是常發生的事,能做到的就是不拖欠工資,按月發錢。雖然創業者知道“什么價位的工資可以留住什么等級的人才”,但是高薪,暫時只能奢談。只有一步步的往前走,爭取有機會補貼員工。
而在員工方面,沒有誰會白白奉獻,除非是自己的公司。有前景,有發展,有好的工作條件,誰都想去搶這樣的機會。只是英國目前的就業情況實在不能樂觀,所以能有一個飯碗捧在手里已是萬幸。將就,湊合,當跳板,過渡,這樣的心態是不少的;人家砸了大把銀子,拿了個洋學歷,怎么可以這樣打這樣不痛快的工?眼高手低的心態也是有的;先混段經歷再說,回國求職時至少還有段海外工作的經歷可以說。這樣的觀望心態也是有的。
人說世界上最難調和的是兩種關系,雇員和雇主,房客和房東之間,各有各的立場。如此說來,這海外的創業和打工,倒真是成了家家難念的經了。那么,在海外的你有什么樣的故事呢?